卓资县:“吨袋”加工车间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2/04/04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38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最大民生工程来抓,规划建成“五福”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小区。
要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解决就业是关键。卓资县委、县政府积极破解易地搬迁群众的增收难题,在卓资县大榆树乡河子村建设了“吨袋”原材料加工厂,让易地搬迁群众用勤劳的双手打开幸福生活的大门。
吨袋,又称柔性集装袋,是一种中型散装容器,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走进久安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吨袋”生产车间,厂房干净整洁,一排排编织机整齐划一,现代化流水线运转有序。机器正开足马力运行,拉丝收线、经纬线圆织、切割裁剪、吊带编织……几十名工人忙碌穿梭,以流水作业的形式完成“吨袋”半成品的生产加工,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2021年3月份建成投产,年生产吨袋达300万条,安置60余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元左右。同时,卓资县在县内5个易地搬迁帮扶车间配置300台缝纫机,使320余名搬迁群众通过吨袋缝纫合成稳定就业。
“我2018年从大榆树乡易地搬迁到福祥小区居住,就业是在县里的吨袋厂。每天早晨公交车接过来,中午管饭,晚上再送回家。对农民就业挺好,我工资也高,一个月3600多元。易地搬迁上来就业的人也挺多。”福祥小区居民王石柱对记者说。
公司副总经理张兵介绍说:“‘帮扶车间’坚持政府主导、企业经营、搬迁户参与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为搬迁群众搭建了就业平台,同时积极寻求与县内外企业合作,实现订单式销售模式,确保搬迁群众就业,稳定增收。现在主要是和几家企业先签合同,确定用量以后再给企业进行生产,销量现在不成问题。”
卓资县吨袋加工产业链的建立,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上一篇: 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打通“产供销”链条 打造肉羊产业强镇
下一篇: 巴彦淖尔:让土地资源变成“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