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 用“知识”为企业创新“输血”
发布时间:2022/05/13 创新 浏览次数:193
知识产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工具,而相配套的知识产权服务则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
2022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狠抓政策落实,制定出台《包头稀土高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等,持续用力、一如既往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创造高价值专利,提高市场竞争力;以知识产权为纽带,连接创新成果和市场,畅通企业资金链;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训,加强知识产权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相结合,推动稀土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向更高水平跨越。
全方位促进知识产权普及和运用
4月26日,稀土高新区召开“2022年知识产权工作线上推进会”,近200名企业家齐聚“云端”,共同聆听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建言献策。
会上,国内知识产权领域相关专家研究探讨了稀土高新区企业专利实力排名、2021年全球稀土专利状况分析、企业专利导航及运用等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问题。
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会代表在会上表示:“一年来,企业在申报专利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对相关业务知识的一对一辅导,申报成功后还享受各类奖补政策,有效激发企业申报积极性,也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能。”
2021年以来,稀土高新区拓展载体、创新模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工作。稀土高新区以“微信平台”为阵地,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巡回展出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标语条幅,面向社会大众开展专利知识竞赛问答等方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申报知晓率。与此同时,稀土高新区还开展最有价值专利、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学校、知识产权实力评价前五名企业、质押融资工作突出企业、专利导航领先企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标兵等七个奖项的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并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工作要求,通过“线上+线下”座谈、专业培训等形式,帮助企业寻找差距、交流经验,实现企业工作质效双提升,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渠道做好知识产权服务保障
近日,包头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产权+企业设备”的组合抵押模式成功获得2500万元融资,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占总抵押物价值的98%以上,固定资产融资占比不到2%。
2022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的资金短缺难题,稀土高新区科技和信息化局持续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及金融机构对接,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多举措拓宽企业融资渠道。2021年以来,稀土高新区累计帮助30余户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贷款3亿余元。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探索形成了上下联动、政策配套、整体推进的管理机制,成立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入驻的16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已为200余家企业围绕专利和商标提供了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随时掌握专利数据、查询企业信息、统计人才情况、获得情报推送等服务,好评不断。
稀土高新区还完善修订了知识产权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为2022年申报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打下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稀土产业知识产权成果运用实施、吸引资本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拉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稀土高新区强政策优服务,有效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迈向新台阶。目前,稀土高新区已累计培育认定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3家,累计培育“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企业11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贯标企业数量位居包头市第一。截至2021年底,稀土高新区拥有专利的企事业单位达285家,有效专利达3739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9.5件,位居包头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