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筑牢安全防线,共筑全民担当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党支部开展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

农发行鄂温克旗支行开展3月份 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农发行鄂温克旗支行组织开展了以“缅怀先烈,传...

金融护航,共筑安心消费防线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积极组织开展3·1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这家中国名酒的内蒙古大招商:140+经销商的财富新风口!

  3月12日下午,呼和浩特市的酒店宴会...

“馨香绽放 悦己减压”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组织开展  “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在第115个“三八”...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金秋9月,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9/25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72

金秋时节,走进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塔日阿图嘎查经济合作社的“鱼菜共生”基地,9座大棚一字排开,大棚内水池上一块块白色的泡沫板上生菜、辣椒、番茄、黄瓜等蔬菜长势正旺,水池中一尾尾肥壮的鲟鱼惬意地游弋。

塔日阿图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剑英对笔者说,目前,“鱼菜共生”大棚内养殖了中华鲟、鲤鱼、鲫鱼等五种鱼类,种植了小番茄、辣椒、生菜等八种蔬菜。截至7月末,大棚已生产鲜鱼一万多斤、各类蔬菜50多万斤,年收益预计可达10万元以上。

近年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揭榜领题”重点任务,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聚力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一体推进,为乡村振兴强基赋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为做强乡村产业,让乡村振兴的底气硬起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坚持把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运用“党建+”发展模式,探索“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先后投资350万元重点扶持“渔耕田”“小黄牛”等壮大集体经济项目4个,推动人、财和资源下沉,确保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占比达到5%,增厚了嘎查村集体“家底子”,运用集体经济扶持帮助困难群众,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是全盟最大的引黄灌溉农业区,灌区现有8。5万亩耕地,饲草资源丰富。为充分发挥灌区资源优势,示范区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肉牛肉羊养殖,采用“党支部+农户+合作社+产业项目+市场”模式,让农户聚在产业链上、富在产业链上。通过“龙头引领、抓点示范、技术服务、疫病防控、节本增效、全产业链培育”等关键环节,建立优质高档肉牛繁育体系,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实施肉牛养殖、扶贫开发肉牛养殖2个项目,建成1个规模化养殖场所,现有1户肉牛规模养殖户、7户肉牛养殖示范户,形成家家养牛家家“牛”的产业发展态势。

今年25岁的祁惠慧是一位立志返乡扎根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父母一直从事种植养殖业,她从小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养殖经验。2019年,祁惠慧登记注册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秉持农户自愿申请加入、退出原则,与镇里的8户农户出资入股,按比例分红。

祁惠慧告诉笔者,合作社主要养殖西门塔尔和夏洛莱品种牛,目前存栏数量共计180多头,年均产犊50头,年均出栏25头育肥公牛,已形成“养殖—销售”一条龙产业经营模式。预计今年年底品种牛规模可发展至200头,2025年底发展至500头。据了解,目前,示范区肉牛存栏4064头,年出栏397头左右。

农牧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嘎查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原先我们是一个纯牧业嘎查,也是有名的贫困嘎查,牧民们只知道在‘旧’饭碗里找饭吃。”进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党支部书记李雄鹰说,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嘎查党支部依托境内沙漠、草原、湖泊、湿地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富民产业。

2011年,乌兰哈达嘎查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旅游合作社+农牧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旅游产业。在嘎查党支部的引领下,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嘎查集体经济突飞猛进,年分红收入最高达到过320万元。嘎查也由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李雄鹰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打造‘一沙一湖一湿地,一步一景一重天’的旅游胜地,带动更多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