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培训开在“家门口” 群众吃上“技术饭”
发布时间:2022/12/22 新闻 浏览次数:266
“有证就是好啊!”手握焊工证的宝洪军由衷感叹。
宝洪军是通辽市奈曼旗南大德号嘎查村民,2020年,在得知村里将举行电焊工证培训班时,远在山东烟台务工的宝洪军马上返乡报名参加,历时3个月后成功考下了证书。
持证上岗的宝洪军很快成为了抢手的技术型人才。“没有证,我们一个月收入也就4000元,哪怕你技术再好也不行。考下证以后,月工资轻松达到万元以上,翻了两倍还不止。”宝洪军高兴地说。尝到甜头的宝洪军外出包揽了一部分工程,带领本村和周边村屯的务工人员组成了施工队,“北京、山东、浙江、广西……这些地方我们都去过,工资都很高!”宝洪军掰着手指头细数,他们参与的各大工程建设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宝洪军曾拍摄了一段自己在杭州地铁7号线施工的视频,发送给了村委会副主任陈秀峰。陈秀峰回复道:“看到你们考下证可以去全国各地施展技艺,真为你们高兴!”
“在村里,像宝洪军一样通过考取证书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的村民还有很多。”陈秀峰介绍,这一切都得益于村部前方的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顺着陈秀峰手指的方向望去,“明仁苏木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几个大字映入眼帘。2019年,明仁苏木通过与奈曼旗、通辽市两级就业部门协调,争取到了40万元项目资金,建起这座面积达630平方米,集展示、服务、实践于一体的就业培训基地,为全市各类技能培训班提供场地。利用农闲季节,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牧民技能提升。
“对我们村乃至整个明仁苏木的学员来说,可算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技能培训,所取得的证书都有网上电子备案。”陈秀峰说。
据了解,目前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电焊工、电工、月嫂等各类职业培训班8场次,累计培训560人次,覆盖全苏木27个嘎查村。通过专业培训,精准提高了务工人员的职业素养,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巩固了脱贫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各类培训机构使用该场地所支付的租金直接纳入了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当中,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依托该场地,南大德号嘎查广泛开展了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宝洪军盘算着,等到村里培训基地什么时候举行电工培训,他还要参加,再考个电工证,“以前没意识到证书的含金量,如今家门口就有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
“希望有更多的培训班来到南大德号嘎查,使培训基地得到充分利用。让全苏木的务工人员都有一技之长,增加更多收入,过上富裕的好日子!”陈秀峰满怀憧憬地说。
上一篇: 正镶白旗:便民无止境 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