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带领园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1/08/17 新闻 浏览次数:223
走进兴安盟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绿荫环绕的房舍,“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等标语随处可见,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在一起嬉戏玩耍的宣传壁画分外亮眼,广场一角,几位老人悠闲地聊着天。
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始建于2011年,作为典型的易地扶贫搬迁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苗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共1300余名群众。
张景富是2019年搬进园区生活的。刚到园区时,张景富种植的大棚葡萄又小又酸,收益非常不好。园区负责人和周围种植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都纷纷前来帮助他。
“第一年种植葡萄的时候,卖不出去都赔钱呀,我和老伴儿可上火了,都想放弃了。后来,园区领导听说了,千方百计找技术员帮我解决问题,我有什么问题的时候,附近的邻居们也都热心帮忙,今年我家的葡萄又大又甜,算是丰收啦!”张景富高兴地说。如今,他也算是有种植葡萄经验的人了,如果邻里乡亲在种植葡萄时有疑问来咨询他,他都会倾囊相助。“我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张景富乐呵呵地说道。
许红建作为园区内种植户,虽然年纪小,但种植经验丰富,园区内的邻居们谁有点种植技术问题要请教,他都毫无保留,热心帮忙。
“我种植大棚比较早,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园区里好些种植户大多数都是移民搬迁户,之前多是种大田的,对大棚种植不懂,我就想把我的经验和技术教给他们,让他们都能多挣一些钱。”许红建热心地说。
为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让各民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按照“农旅融合”的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园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基地,确保移民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
在推进共建共学共事共享过程中,园区管委会帮助200多户农户落实订单种植,通过大户引领农户的模式,为各族群众传授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同时,还在日常开展各类增进各民族群众情感联结、文化共性的活动,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参与率和影响力,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行走在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一条条乡间小路整洁通畅,一座座农家小院瓜果飘香,柏油路平坦干净,安居房整齐美观,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
“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蔬菜大棚产业为抓手,打造了乡村建设、四季采摘,民俗体验和自驾宿营,通过农旅和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带领园区内的各族群众共同增收致富。”突泉县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凤仙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