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光伏+生态修复”变废弃矿山为聚宝盆
发布时间:2022/12/21 产业 浏览次数:11
大雪节气已过,寒意渐浓。但在乌海能源公司光伏+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却呈现别样“热度”:在升压车间项目处,工人们正吊装一个个储能电池直流舱;设备间内,各种高精密仪器火力全开,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调试设备……昔日的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正在华丽变身为电力“光谷”。
“再有半个月项目就能并网发电,产生的电也可以并入国家电网,无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是推动地区能源结构优化,这片矿区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到时候,这里可就真成了‘聚宝盆’啦!”项目开发建设负责人郭晖激动地说。
一直以来,矿区开采为乌海市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却也随着矿藏逐渐枯竭,遗留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
乌海能源公司光伏+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在所属煤矿矸石渣堆和采煤沉陷区选址建设光伏电站,通过对矿山生态、矿区排土场、采煤沉陷区进行全面治理和分块成片式铺设光伏发电板,实现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生态恢复、土地立体利用。这将有效解决矿区水土流失、采空区的生态治理问题,使废弃矿区重新焕发生机。这一项目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保障性并网集中式光伏发电优选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规划建设容量约100MW,并配套建设了一座110kV升压站。
“别看矿区现在光秃秃,明年就会大变样。这里所有光伏板下都铺设了供水管道,将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用,不仅可以获取清洁低碳新能源,还能与矿区生态恢复有机结合,未来还能尝试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居民创收!”郭晖一边带着记者参观光伏铺设现场,一边满怀憧憬地说。
2022年,乌海市积极转变思路,以五大任务为抓手,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广泛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集中打造集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在治理中针对不同矿区面临的地理环境与地质情况,采用“综合利用+工程修复+光伏”的开发治理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赢”,助推乌海市光伏发电实现基地化、规模化开发。
上一篇: 达拉特旗:寒冬不打烊 光伏项目建设忙
下一篇: 达茂旗: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