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建肉牛核心育种场 为养牛业注入“芯”动力
发布时间:2022/11/09 产业 浏览次数:121
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唐家窝堡村有个养牛合作社,当家人叫谢占峰,他仅用3年时间就让合作社远近闻名,全国各地养牛户都慕名而来参观学习。
2019年,谢占峰成立了科尔沁区联蒙养殖专业合作社。进入这个行业后,他才知道养牛难,养好牛更难。为把牛养好,谢占峰找到市畜牧业发展中心、通辽京缘种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通辽种公牛站)与之合作,借助其提供的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快繁技术和优质冻精,在合作社建立种牛后裔测定基地、科尔沁肉牛核心育种场。科技加持让谢占峰少走了很多弯路,也为合作社发展注入了“芯”动力。
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景山说:“合作社的牛需经过几年几代的选育变成优良品种,成为种牛,通过育种值等各种测定后,未来合作社可提供优质公牛。让养殖户的牛品质越来越好,为老百姓服务好,这就是我们做的事。”
母牛扩繁是整个肉牛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必须走育种之路。谢占峰选取美系、法系、加系等西门塔尔牛优质种源,采用规模化、标准化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为的就是提高能繁母牛品质,逐步实现肉牛良种化,带动示范周边地区肉牛产业高效发展。
棚舍钢化结构,建地上地下青贮窖……“养好牛的同时,精心管理,牛才能卖上好价钱。”眼下,合作社牛存栏500多头,其中能繁母牛近三百头。合作社的育肥牛凭借良种优势比普通牛每头多卖两三千元,主销广东,合作社年均收入百万元。
养殖过程中,谢占峰不断“充电”,向养牛大户请教经验,向市里专家学习专业技术。谢占峰边养边学,为让新入行的养殖户和他一样少走弯路,他在合作社定期举办养牛技术培训班,邀请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专家讲课,周边村民都到他这取“养牛经”。2021年,合作社对21户农牧户的牛实行托管和规模化养殖,提高了养殖效率。
在通辽市区镇三级支持下,合作社已成为科尔沁区木里图镇肉牛产业“两带一区”发展格局中的龙头示范区,为该镇肉牛标准化繁育养殖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本。
“我有很多挣钱机会,可我喜欢牛,把养好牛当成了职业。为这个目标,我投入了500万元。牛犊儿越来越多,养殖规模也要扩大。下一步,我计划把牛增加到1000头,其中育肥牛600头、母牛400头,带动更多养殖户靠养良种牛致富。”谢占峰每天都很忙,早出晚归,早晨四点多准时去喂牛,照管小牛犊,一头头牛健壮肥硕,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上一篇: “电力密码”振兴路 优质服务有温度
下一篇: 内蒙古系列活动精彩亮相进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