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石拐区:从“煤城”到“美城”的魅力绽放
发布时间:2021/07/16 财经 浏览次数:258
如今,来到包头市石拐区,人们会被眼前的景色惊艳。
绿树成荫,新鲜的空气透着清凉;蓝天白云,多元产业早已替代了煤炭的主导地位;万紫千红,全域旅游让这里成为包头人休闲度假的新地标……生活在这座生态宜居现代新城,石拐人满满都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要在‘两山’理论实践上求突破,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一二三产业转型发展各方面……”近年来,石拐区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生态绿”绘就青山绿水新画卷
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9%上升到目前的35.5%,连续多年位居包头市之首。
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沉陷区生态恢复等工程实施;资源枯竭型地区环境修复植物资源筛选及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推进,引进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共475种,筛选出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的物种110余种;每年举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相继建成青年生态林、记者林、军民共建林、劳模林等义务植树基地;将通航技术应用于林业管护,组建运行了包头市首家“无人机护林大队”,开启了“通航技术+生态建设”模式……“绿色”动力,在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日益强劲。
“产业蓝”开辟创新高效新境界
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从2011年的10.5%上升到2020年的24.1%,“产业蓝”让石拐区守住了蓝天白云。
在喜桂图新区,包头大数据产业园正在推动打造中国草原数据谷。截至目前,华为、中兴、东软等48家大数据企业招商落地;与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公司密切合作,培育了为者常成、绘宇测绘等龙头企业;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包头市党政机关信息化创新中心、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中心、空天地智能一体化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创新中心、互联网行业发展中心相继落地;网络安全院士工作站落地,精准扶贫“微贫台”“白细胞”操作系统免疫平台等产品应用推广,大数据的成果将科技创新渗透到石拐区乃至包头市、内蒙古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蓝色”产业,给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浪漫紫”走出全域旅游新路径
2个国家4A景区、1个2A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十个景区景点,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草原布达拉宫”五当召,近年来旅游交通、安全、管理和接待能力等软硬件全面提档升级,游人在这里探访古建筑群、原始森林,体验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西北民俗风情,重现老包头文化”的包头古城,成功打造了包括演绎区、文化体验区、动植物观赏区、历史老街区、体能运动区等网红景点。花舞人间,玻璃栈道、高空漂流、城市花海、创意农场、霍比特城堡、奇幻森林等各个景点景观有机组合、互为补充,形成了处处是景、处处可观的“大景区”。五当召机场正式获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并投入使用,打造了全国首批通航旅游示范重点工程项目,开发了通航旅游等旅游产品……“万紫千红”的旅游业,让地区形成“全域全景、移步异景、景景相连”的全域旅游格局,广大居民参与到“吃、住、行、游、购、娱、管”等旅游服务当中,实现了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
“宜居橙”实现百姓“安居梦”
石拐区群众一批批地从老屋里迁出,住上了“有暖气、有下水”的新楼房,享受到了“城里人”的日子。
普惠安置区、市民道德广场、市民大厅……喜桂图新区,草木成景,公共设施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让“地上不平、地下采空”的老石拐印象成为历史。老城区综合改造,供电线路入地,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成,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一个个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居落。与此同时,建成包石一级公路、石五二级旅游公路、乌兰此老至城湾旅游公路、石拐经大发至五当召旅游公路,完成S211石拐段(喜桂图大街)改造工程……“四纵、三横、村村交互”的公路网络,释放出城市转型发展新活力。推进“引水入石”工程,开通直饮水,解决了新老区企业和居民用水问题,建设消防站,完善公交线路,让百姓的生活更便利、安全、舒心。以橙色为主色调的民居建筑楼群,让人温暖而踏实,给了人们留在石拐的理由。
“幸福红”书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石拐区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检验发展的最高标准,一项项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整体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应发尽发低保金、生活补助、临时救助等各类惠民资金,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形成了长效救助机制;建成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智慧就业平台,出台了各类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双创”沃土,登记失业人数逐年下降。率先实行幼儿园至高中15年免费教育,育才教育集团(江苏)、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先后入驻。与包医一附院、包头市中心医院、七医院建立了医联体,与包头市民政局合建的石拐区人民医院项目全力推进。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和各支志愿服务队,做强“我是党员·我帮你”“我是志愿者·我帮你”等志愿服务品牌,用好“政府热线”、美丽石拐APP,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红红火火”的日子,让石拐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石拐区在接续奋斗中实现着破茧成蝶的蜕变,正阔步迈向更高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