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建设高标准 田畴沃野粮满仓
发布时间:2022/05/26 新闻 浏览次数:287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万亩粮食生产基地,田块整齐布局,灌渠纵横交错,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构成一幅美妙的春耕盛景。光明村村民李新明2022年按照小麦套玉米的模式种植了70亩粮食作物,相比于过去,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灌溉更精准、耕种更科学方便,谈到2022年的产量,李新明很有信心。
李新明告诉记者:“过去我种的70亩地分成了50片,有大的有小的,十天半个月都整不完。现在的70亩地全在一起,两天就全部整治完了。因为大面积浇水,土地的含水量大了,小麦每亩可以产700斤,玉米每亩能产到800斤。”
2021年,狼山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造万亩粮食生产基地,涉及三个村民小组共1.2万亩的农田。改造提升后,过去高低不平、条块杂乱的农田,变身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2022年,基地推广小麦套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加大补贴力度,出台对集中连片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农田每亩补贴450元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刚介绍说:“现在的土地,地力最少提升两个等级,对种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前没改良之前是有部分地能种小麦套玉米,但现在是大部分地都可以种小麦套玉米。2022年一亩地的产值再加上政府补贴达到了3000元,比原来一亩地收入提升200到300元。”
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关键在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巴彦淖尔市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现代农业改革的重要引擎,有效带动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让农田成为农民的“稳产田”“高产田”。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相结合,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2019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99.69万亩,粮食增产10%以上,有力保障了粮食产量稳定在60亿斤以上的目标。2022年,巴彦淖尔市将新建高标准农田32.5万亩,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上一篇: 乌审旗:“四心”架起机关服务“连心桥”
下一篇: 乌海:擦亮生态底色 护一方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