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巴彦淖尔:民生工程精准实施 百姓福祉成色更足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巴彦淖尔:民生工程精准实施 百姓福祉成色更足

发布时间:2022/10/09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4

民之所向,政之所盼。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高品质生活。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项又一项民生措施惠及群众,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幅民生图景温暖人心。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车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理疗室,今年83岁的赵海山老人每天都会去按摩理疗。跟赵海山老人一样,这里也成为了周围许多老年人的活动乐园。车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公益餐厅、多功能活动室和20个床位的日间照料室,可为辖区内37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多项服务。同时,中心按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链式养老服务思路,打造一所“家门口”的养老院。

今年,全市共下拨养老服务补助资金149.24万元,截至8月底,全市已累计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43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共覆盖社区116个,覆盖率达到93%,构建起助餐、娱乐、医疗等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圈。

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平整干净的巷道,修葺一新的房屋让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在这儿生活了30多年,原本想换房子,现在环境变得这么好,和住楼房没有区别,家里家外都干干净净,都舍不得搬走了!”说起居住环境的新变化,家住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科委街坊的其木格心里喜滋滋的。在平房区综合整治改造项目中,其木格家不但接了大暖,做了外墙保温,而且把钢窗换成了镁铝窗,配备了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更让她高兴的是,巷道硬化了,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整个老旧平房区焕然一新。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成为国家激励支持城市。今年加快解决中心城区“久拆不动”“拆而不净”等历史遗留问题,改造平房区4412套、老旧小区87个,加快完善城镇道路、给排水、供热供气、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口袋公园”、绿色步道等特色休憩空间。基本解决房地产领域“三难”问题,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让群众一手拿钥匙,一手拿房本。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维护,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引导规范市民行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聚焦群众需求,紧扣民生福祉,真金白银加大民生投入,提高群众获得感。正在建设的巴彦淖尔工人文化宫,目前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预计12月中旬交工。工人文化宫内设棋牌室、健身房、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多个活动项目,建成后主要开展宣传教育、学习培训、娱乐健身、文体竞赛等职工群众文体活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巴彦淖尔市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9.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83.4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