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五原县:打好“组合拳”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用户告白】第二十八期|四季沐歌空气能收获感谢信!为道孚县各级师生送去温暖与舒适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有一个被群山环抱...

聚焦职场新趋势  猎聘揭晓2024内蒙古年度非凡雇主名单

12月20日,猎聘2024年度非凡盛典·华北站在北京举办...

以“三送四进”党建工作为引领,高质量举办工程质量安全知识竞赛暨业务培训班

乌兰察布市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中心全年以...

1.88万平方公里、近5万户家庭,四季沐歌空气能和工程服务团队守护居民温暖过冬

苍茫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的大风...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开展中秋节慰问退休职工活动

为了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顺的传统美德,深化支...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金秋9月,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五原县:打好“组合拳”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2/07/07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54

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创新开展“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工程,积极探索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模式,努力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企业发展、群众受益的合作共赢新局面。

在五原县套海镇永生村八组麒麟西瓜产业园区种植大棚内,寇树林与同村村民化身“产业”工人正在忙着打理西瓜苗。寇树林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家的土地已经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园区。土地流转出去后,我们两口子就来园区打工挣钱,每天人均工资160元左右,双重收入,生活越发了保障。”

寇树林两口子打工的产业园是套海镇引进内蒙古新品格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投资3820万元,在当地流转耕地6000亩,建起的包含5000栋拱棚的麒麟西瓜产业园。园区建成投产后,在西瓜种植与采摘旺季,平均每天用工人数可达200人左右,土地流转后到园区打工,也成了周边村民的首选。

新品格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在自建拱棚发展种植的同时积极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订单合同,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由公司提供种子、技术服务以及收购包销。套海镇科兴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新品格农业种植公司签订了种植订单,从移栽定植、水肥一体化灌溉、再加上严格实施的“四控”技术,企业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此前,合作社在引进新的种植品种前都要先进行试种,病虫害处理、土壤管理等农业技术问题以及完整的销售渠道建立都得合作社自己探索解决,存在很大的种植风险,有了企业的“托底”,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合作社头一年种植的麒麟西瓜便迎来了大丰收,一茬棚均纯收入高达1万元。

套海镇的发展是五原县实施“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行动,引入工商资本“活水”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五原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工商资本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力打造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样板区。发展中坚持政策底线、市场导向、因地制宜、互惠互利、统筹发展的原则,创新推出党建融合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产业联合模式、产销合作模式、综合发展模式、帮扶带动模式、人才共享模式等七种模式,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动能、新目标“六新”要素,建设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覆盖全县78%的行政村、51%的农户,形成葵花、肉羊、果蔬三大主导产业引领,肉鸡、肉牛、奶羊、肉驴、蛋鹅、玉米、牧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

园区建起来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让农户、合作社融入产业链,是五原县抓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五原县立足农业大县县情实际,紧贴村情民意,综合考量各村土地、资金、技术、项目、产业基础等要素,探索形成了具有五原特色的党建富民新模式。

走进五原县和胜乡新建村义贞吉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冷库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作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飞正忙里忙外,安排施工人员加快建设冷库进度。该合作社成立之初共吸纳18人入股,筹集资金109万元,计划建造600平米冷库。冷库建成后,农户的产品能够及时、便捷入库进行反季节销售,对提高果蔬销售价格,增加社员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出租冷库预计年收益10万元。

今年以来,五原县和胜乡本着政府谋划、村级组织、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明确一个目标、成立一个专班、做大一个产业、组建一个梯队、使用一个品牌、用好一个机制的“六个一”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落地见效。全乡7个行政村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有力契机,全部通过党支部领办种养殖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型、特色产业型等合作社,将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农民盼富致富愿望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资源集约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

和胜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并非个例。截至今年6月,五原县已建成11个示范社,发展10余项主导产业,吸纳社员659人、股金1882万元。引进55家“农字号”龙头企业,构建农企利益联结新模式,形成种植、养殖、饲料、加工、屠宰、电商销售于一体的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登记注册专业合作社1041家、家庭农牧场220个,2021年培育国家级示范社8家、自治区级16家、市级57家,自治区级家庭农牧场5家,市级家庭农牧场15家。全县累计结成农企利益联结链条902个,辐射带动农户2.5万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预计到2022年底,五原县各乡镇、办事处至少培育1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各村组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有力契机,大力实施“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工程,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内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到2023年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数量达到行政村总数的20%,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县实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应领尽领、应办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