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多点发力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1/12/01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63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巴彦淖尔市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多点发力,将攻坚态势转化为衔接动力、振兴合力,描绘巴彦淖尔乡村振兴新画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防止返贫致贫底线
巴彦淖尔市2个集体、3名个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市乡村振兴局被国家乡村振兴局、人社部授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6个集体、28名个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2021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总结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成立了适应工作需要的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受到全区的广泛关注和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的充分肯定。
巴彦淖尔市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驻站指导,点对点压责任、面对面送政策、手把手教方法,与旗县区、苏木乡镇干部一起抓好落实工作;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不断增强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任务的能力和水平;集中学习研讨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对标谋划,形成工作思路,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将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不返贫摆在突出位置,巴彦淖尔市采取“631”工作法,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类型,及时精准施策,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脱贫户“一个也不返贫”,一般农牧户“一户也不致贫”。目前全市实现脱贫人口务工4548人,超额完成脱贫人口年度就业帮扶任务;圆满完成90名中小学教师跟岗培训工作;180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50名仿野生蒙中药材产业技术人才跟岗培训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完成了新一轮驻村选派工作,全市共派驻217支驻村工作队、525名驻嘎查村干部。
全面落实防贫保险。巴彦淖尔市投入709.7万元购买防贫保险,惠及全部的脱贫人口和已识别的监测帮扶对象;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脱贫人口中没有辍学学生,脱贫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59个苏木乡镇106个卫生院、652个嘎查村卫生室全部达标;537户列入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已完成425户;89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保障不足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农村牧区低保保障标准达到6019元/年/人,较上年提高6%,有16470人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争取专项衔接(扶贫)资金逐年增加。“十三五”以来,巴彦淖尔市累计争取到专项衔接(扶贫)资金11.6亿元,特别是2021年,争取到中央、自治区预算内衔接资金2.91亿元,较上年增长1.14亿元,增幅64%,是实施脱贫攻坚以来争取上级资金最多的一年。
汇聚金融力量助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巴彦淖尔市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示范支行,发放了全国首笔大棚、圈舍抵押贷款和全区首笔“肉牛活体抵押+牲畜死亡率保险”贷款;邮储银行巴彦淖尔分行发放首笔“葵花籽存货质押贷款”;全区首家浙江网商银行农村数字普惠项目在巴彦淖尔市上线运行……2021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五个首次”,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巴彦淖尔市乡村振兴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市场及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
目前,2021年度计划实施的383个项目已全部开工,13876户脱贫户受益;全面落实小额信贷政策,截至9月底,巴彦淖尔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51户1760.1万元,贷款余额2167户8522.54万元,全市65家供应商524个产品通过全国帮扶产品认定,帮扶产品累计销售11亿元,产业帮扶进展顺利。
大胆探索创新,开展有效衔接“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2021年巴彦淖尔市先行选择了100个嘎查村、10个苏木乡镇示范试点,实施各类项目170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5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07亿元,计划5年内全市652个嘎查村59个苏木乡镇示范建设实现全覆盖。
截至目前,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达98%;652个行政村通宽带率和4G信号覆盖率达100%;硬化农村道路1.1万公里,建制嘎查村全部实现沥青水泥路;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100%,城乡物流配送实现无缝衔接;建成覆盖全部行政嘎查村电商服务网点655个,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功能显著提升。
打造宜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笔直的水泥村道,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正在巴彦淖尔大地徐徐展开。
通过积极争取,内蒙古自治区确定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结合市情,巴彦淖尔市将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临河区确定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示范)旗区。
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厕所革命”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基本生活环境。2021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全力配合农牧部门开展农村牧区改厕问题排查整改摸排工作,申报“十四五”期间农村牧区厕改实施计划,为建立全区乡村振兴系统厕所革命大数据监测系统奠定基础;积极探索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管护一体化模式和污水集中、分散处理的新模式,力争2025年实现每个旗县(区)具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能力,每个乡镇具备垃圾转运能力,所有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场站设施。
建设宜居乡村,规划先行,试点推广。巴彦淖尔市鼓励采用合作社或企业化运营模式,在村庄附近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集中饲养户家牲畜,实现人畜分离,美化绿化村庄,建设宜居美丽村庄,同时在现有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选择条件好居住集中的自然村,拓展试点,总结经验,打造典型。
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将全面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的目标任务,坚持“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围绕“巩固、衔接和振兴”3个关键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
产业兴旺动力足,生态宜居幸福长。为了让百姓腰包鼓起来,让农村环境亮起来,让群众生活美起来,巴彦淖尔市正以昂扬的姿态,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