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做实“育、比、争”三篇文章 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发布时间:2022/01/17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92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引领乡村发展的“头雁”,是乡村振兴最直接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辽市针对换届后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中新任干部多、年轻干部多、工作经验不足、履职能力不强等问题,深入实施“头雁”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做实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育、比、争”三篇文章,切实提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全面激活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内生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举措“育出新动能”
通辽市坚持超前谋划、高位推进,采取“541”培训模式,对2103名新一届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其中举办市级示范培训班10期,对967名党组织书记进行为期15天的“全封闭、半军事化”培训,通过“统一着装、重温誓词、早晨跑、晚自习”等形式,强化参训的嘎查村干部学风作风。同时,通辽市主动与先进地区对接,组织201名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赴江浙鲁等地区考察学习;实施“一嘎查村班子一名大学生”学历教育培养计划,累计选派1558名嘎查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继续教育,着力提升嘎查村干部学历水平,其中选派党组织书记533人,切实提升了嘎查村“头雁”队伍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搭好擂台“比出新风貌”
通辽市制定出台《通辽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围绕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提出39条推进措施。2021年6月初,通辽市细化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实施方案,指导苏木乡镇党委围绕政治功能强、队伍建设强、组织生活强、作用发挥强、群众工作强的“五强”标准和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主题,采取“述职演讲、视频展示、实地观摩、现场互动”等方式,全面开展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扎实推进嘎查村“最强党支部”建设。通过“党委摆擂、支部比武”的形式,全市91个苏木乡镇党委组织2103个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开展2轮履职大比武,晒成绩、找不足、互学互促;由苏木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部门站所负责人和驻村第一书记进行现场打分、逐村点评,并根据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日常工作表现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评选创建嘎查村“最强党支部”768个,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争先创优的热潮。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间的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更推动全市2103个嘎查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4.1亿元。
完善机制“争出新作为”
通辽市认真落实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县级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探索推行嘎查村干部“五奖励、六停职、七退出”工作机制,通过干部间的良性竞争,选拔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入苏木乡镇领导班子3人、面向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定向考录苏木乡镇公务员2人、招聘苏木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人,累计选聘97名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享受苏木乡镇事业编制工资待遇,表彰通报207个嘎查村党组织和108名“两委”干部,推选576名嘎查村干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充分调动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在防控疫情、抗击雪灾一线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