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建成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2/08/26 科技 浏览次数:232
兴安盟突泉县地处北纬46度,是全国产粮大县,也是玉米生产大县。2022年,突泉县依托中国气象局定点帮扶,率先实施了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项目,将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系统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全国首个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该系统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信息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精细化格点气象预报和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精准给出灌溉量建议,农户可以依托智慧平台,足不出户完成灌溉作业。
示范区内,一片片玉米地翠绿如毯,生机盎然。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村民杨丽芹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气象局又给我们安装了节水灌溉的小程序,现在在家就可以查看田里的墒情,旱涝都有提示,需要浇多少水、浇多长时间都有显示。”
“现在老百姓种地都非常积极,安装了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系统后,省水省时又省电,还能随时检测田里的墒情,利用高科技让粮食增收。”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党支部书记陈德泉说。
突泉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安雅辉介绍,通过智慧平台建设,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土壤墒情采集、气象监测功能,达到了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的目的,真正做到了惠民利民、增产增收。此外,示范区内还专门建设了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和土壤水分监测站,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不仅为合理规划农业生产计划、作物植保提供依据,还可以对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等灾害天气进行监测。
“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预报系统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县127万亩高标准农田中逐步推广,既有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有助于水资源的集约使用。”兴安盟突泉县委常委、副县长臧海佳说。
上一篇: 乌海市:创新驱动促发展 科技赋能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