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四通八达交通网 铺就百姓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2/09/06 新闻 浏览次数:359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紧紧围绕全旗发展大局,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道路维修养护,全面提高现代化交通服务水平,实现了交通事业快速稳定发展,为旗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公路,一头连着城市崛起,一头连着乡村振兴。全长2540公里的G7京新高速公路,是目前世界上穿越戈壁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使北京通往新疆的行车里程缩短1300公里,是东北、华北通往西北地区甘肃、新疆的最快捷通道。2017年7月,京新高速全线贯通,有效改变了额济纳发展长期处于国家干线公路网“死角”和“末梢”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额济纳“行难”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不仅把便利送到了沿线地区,也成为额济纳旗的一条致富路、幸福路。额济纳旗巴彦陶来苏木是一个农牧业结合的苏木,这里的西瓜、哈密瓜和羊肉从远近闻名到畅销全国,就是因为路“好”了。
额济纳旗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军告诉笔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额济纳旗交通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旗公路总里程达2985.3公里,较十年前增长54.9%,其中,硬化路里程较十年前增长263%;历时两年建设的京新高速全线贯通,国道331线建成投运,额济纳旗首次进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覆盖。”
原有东风航天城(G213线)至东风镇古日乃嘎查公路于2009年修建,道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狭窄,安全通行能力有限。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公路的通达能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额济纳旗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了东风航天城(G213线)至东风镇古日乃嘎查公路双车道改造工程,路线全长约94.5公里,对原有路面两侧各加宽1.25米,进行水泥混凝土浇筑,使该路面宽度达到6米。
从国道331线北银根至路井段公路的建成通车,再到国道213线达来呼布至东风航天城段公路主线黑色路面全线贯通标志着额济纳旗又增添了出入新通道,也意味着额济纳旗在打造“祖国北疆靓丽风景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改善额济纳旗交通路网结构、加速与毗邻地区经济文化和资源转换,服务国防建设、促进沿线经济、旅游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军民融合、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额济纳旗交通运输局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乘着党中央、国务院打造“四好农村路”的东风,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强基本、保畅通、促发展为主线,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统筹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建、管、养、运”协同发展。2019年额济纳旗被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等部门认定为第三批自治区级“四号农村路”示范旗县。如今的额济纳大地,路网纵横交错,货物往来通畅,出行舒适便捷,流动的额济纳,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十年来,额济纳旗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资5.2亿元,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970公里;城乡公共交通体系日趋完善,投资350万元,新增3辆新能源公交车,改造更新公交站点50个,开通运营公交线路5条,优化调整3条镇区公交线路,全旗9个苏木镇、21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今后,将进一步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全旗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居民更加美好的交通出行需求。
下一篇: 草原上的“宝藏小院” 开启牧民致富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