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博物馆:从这里读懂驼乡
发布时间:2022/05/19 新闻 浏览次数:225
人们常说,要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最好的方式是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是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它凝聚了一座城市最深沉厚重的记忆。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笔者走进阿拉善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展厅、珍贵精美的文物,驻足其间细细端详,仿佛与历史对话,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得空带家人来阿拉善博物馆参观长长见识,特别是让孩子了解一下家乡的历史!”巴彦浩特居民刘磊笑着对笔者说。不远处,他6岁的儿子正盯着一尊青铜器看得出神。
阿拉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作为汇集、展示这些历史文化瑰宝的重要窗口,阿拉善博物馆的发展,既折射出时代变迁,更见证了全盟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1997年,阿拉善博物馆成立之初我就在那工作,当时是在阿拉善王府明清时代古建筑里进行陈列展览,占地面积只有7000平方米左右,藏品也只有6000余件。当时的工作人员不多,观众也不是很多,但我们对每件藏品的基本情况都是烂熟于心。”忆起往事,阿拉善博物馆原馆长傲云格日勒很是感慨,“随着文化惠民的深入推进,你看现在的博物馆建得多大多漂亮,跟外地的博物馆比也不差,馆藏多、展品多、观众多,真好!”
2009年,阿拉善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式批复,同年6月奠基、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4亿元。2010年10月,阿拉善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免费开放,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馆区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2720件(套),其中已确定国家级珍贵文物92件(套),展出文物2000余件(套),包括石器、青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玉器、石雕、石刻、古钱币、丝绣染织、各民族生活用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文物等。阿拉善地区的考古发掘时间跨度从距今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延续至近代,其中东汉石刻、居延汉简、元代正版《文献通考》、明三钮梵纹铜镜、清錾花“公侯万代”铜盆等精美珍贵的文物,无不向人们诉说着阿拉善厚重的历史文化。
阿拉善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嫣然告诉笔者:“12年前,我很幸运地参与了阿拉善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布展、讲解工作。随着新馆建成,展览内容、展示文物更加多元化,参观群众络绎不绝。如今,为了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使互联网模式下的数字化博物馆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阿拉善。”
近年来,阿拉善博物馆除基本陈列外还举办了“红色百年——全国革命文物图片选粹展”等40多个内容丰富的临时展览。对外交流展览“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多彩阿拉善——蒙古族民俗文物展”等在全国巡展,成效显著。每年阿拉善博物馆都会举办“流动博物馆”“文明之旅·互动空间”“乐享传统节”“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等40余期社教活动。阿拉善博物馆还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相继推出“云讲解”“云赏物”等线上活动,借助丰富的历史文物、精美的艺术作品,配以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极大丰富了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博物馆成立了简牍、西夏学、岩画艺术等研究中心,形成了《瀚海凝珍》《百年黑水城》《黑水城出土擦擦整理研究》等一批研究成果。
“文化见证了城市的历史、保存了城市的记忆、传承了城市的精神、展现了城市的文明。越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越需要通过研究文化、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实现对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的萃取与提炼,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影响力。”阿拉善博物馆馆长张震州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阿拉善博物馆线上线下平台,把阿拉善故事讲好,把阿拉善的历史文化展示、宣传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功能作用,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让‘博物馆的力量’持续释放。”
上一篇: 乌海市海勃湾区:办好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下一篇: 达茂旗:守护多样物种 共建美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