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推进废旧农膜回收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2/04/18 新闻 浏览次数:272
春耕是开展农用薄膜回收的关键节点,是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窗口期”,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抓好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4月13日,记者来到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沙日召嘎查农田,伴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声,三台薄膜回收机在田间来回作业。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地里的废旧农膜有机械来拉,不仅效率高,还不用自己动手,马上就能开始耕种,放在以前,村民想都不敢想。
“以前庄稼收完后,地膜没办法处理,只能掩埋或者焚烧。这几年的政策好,废旧农膜回收既美了环境,还减轻了土壤污染。”村民尚海荣欣喜地说道。
为了提高产量,农户种植玉米、瓜菜制种等都会采取铺膜种植。地膜虽具有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但滞留土壤中,不仅阻碍了水分的渗透和土壤中空气的流通,而且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正常活动,降低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我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平台,采取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科技三下乡等方式,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有关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了群众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知晓率。通过这种形式,让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不仅降低了春耕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地膜对土地和环境的污染。”杭锦旗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主任白二云介绍说。
杭锦旗已扶持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1家,各村也设立临时回收集中点,逐步建成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体系。记者来到废旧残膜的最后一站——废旧残膜回收再利用车间,一堆堆不起眼的废旧农膜经过走土摘草、粉碎清洗、加热挤出、切粒包装工序后入库销售,“变废为宝”,真正实现残膜离田到点,拉运到企,加工再利用。
在积极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同时,杭锦旗推广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的使用,计划推广加厚地膜15万亩,可降解地膜2万亩,为杭锦旗农业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截至3月底,杭锦旗覆膜面积约40多万亩,地膜使用量约1600多吨。共回收废旧农膜及作物残根总量约3000吨,企业生产塑料颗粒约300吨,生物质燃料块900多吨,年回收处理10万余亩,提高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农膜残留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上一篇: 杭锦后旗:全面推进引黄滴灌高效节水灌溉
下一篇: 采煤不下井 “黑领”变“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