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让“母亲河”成为造福世代的“幸福河”
发布时间:2022/04/13 新闻 浏览次数:269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生态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包头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迈进,让“母亲河”成为造福世代的“幸福河”。
生态为根,包头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与治理并重,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包头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高标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按照《包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相关规划完成,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61.5万亩,湿地面积达到14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8.3%、36.6%,生产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率达到100%。
大力抓牢抓实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3%,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6%,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100%。率先在全国建成全过程、闭环式、智能化工业固废物联网监控平台,初步形成4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固废综合利用试点模式。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4座、工业园区配套污水处理厂3座,出水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不断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对包头市18841个取水口进行核查登记,完成九原区画匠营子和土右旗团结渠取水口超许可水量取水整改,封停地下水源井18眼。强化生产生活节水,获批全国第十批、自治区首个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优化水资源配置,黄委会核验通过的5个水权转让项目可转让水权指标达3447万立方米,解决了23个重点项目用水指标。
持续完善黄河安澜体系,完成小白河防凌应急分洪区续建工程,开工建设昆都仑水库等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防洪防凌能力。对黄河部分险工险段水毁工程及时修复,保证黄河包头段顺利平稳开河。加强防汛抗旱减灾监测预报,全面排查水库、山沟、河道、堤防等工程现状和运行条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完成白云矿区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和市级平台的改造任务,实现了包头市防汛非工程措施防御全覆盖。开展黄河河道问题整治,滩区居民31户142人已完成迁建工作,滩区居民全部迁出。
经济为基,包头市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流域经济发展活力与动能,探索走好富有地域特色的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落地,实施了48个“科技兴蒙”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项目,北奔首台套氢燃料车成功下线,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超高纯铝及高纯氧化铝项目已建成2条中试线。包头(上海张江)科创飞地挂牌委托试运营,入选“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包头市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方案(2021—2023)》,推动实施196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年内计划投资184.4亿元,已完成投资211.6亿元。推进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能”,413户企业已上“云平台”,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包头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推动实施包钢5G网络条件下无人驾驶及操作的智慧矿山技术开发及应用等16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年内计划投资465亿元,已完成投资48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占到20%。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包头市新能源装机并网占比达到37%。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压减拟建“两高”项目3个。推进零碳工业园区等示范工程建设,推动8家公网火电厂机组灵活性改造,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电网、绿色电力交易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绿色、低碳、价廉的能源电力供应。开展冬季清洁取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碳捕集利用项目,全球首套10万吨碳化钢渣综合利用工业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2021年,包头市黄河文化挖掘保护阐发也初见成效,五当召可移动文物修复等11个项目列入自治区三年文物建筑维修项目名录,秦长城天盛成段和战国赵北长城青山区东边墙段入选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敕勒川博物馆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二人台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包头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行列。包头国家湿地文化公园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