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内蒙古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机制,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农发行鄂温克旗支行开展3月份 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农发行鄂温克旗支行组织开展了以“缅怀先烈,传...

金融护航,共筑安心消费防线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积极组织开展3·1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这家中国名酒的内蒙古大招商:140+经销商的财富新风口!

  3月12日下午,呼和浩特市的酒店宴会...

“馨香绽放 悦己减压”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组织开展  “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在第115个“三八”...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金秋9月,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内蒙古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机制,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10/15 新闻 浏览次数:286

从内蒙古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不断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动非现场监管模式,实现向精准执法转变。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排污单位非现场监管工作指引(试行)》,推动运用“互联网+监管”,建立以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为基础的非现场监管远程执法体系,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监管新模式。

同时,在全区范围建立超标预警告知微信平台,形成重点排污单位、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在线监控部门三位一体的超标排放预警联动监管体系,让企业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异常信息,第一时间整改,避免被行政处罚。

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引导企业提高守法水平。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行)》,进一步细化清单编制内容,纳入正面清单行业的类别由过去的6类增加到了7类,引导更多企业积极主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实现绿色发展。

据统计,2020年以来,全区先后共有1525家企业纳入了正面清单管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16159家次,通过非现场方式发现问题214个,全部及时告知企业完成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处置。对23家/次符合可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政策的清单内企业给予免于处罚决定,累计帮扶企业7931家次。

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执法机制,规范执法工作。今年相继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2021年版)》等9项工作制度。通过区域交叉检查制度实现执法力量统一调度;通过专案查办制度实现对案情重大的违法案件专案立案查办,着重联合公安、检察机关等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举报奖励机制形成首部全区性生态环境领域有奖举报办法;通过典型执法案例指导制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今年已先后发布12起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