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构筑生态屏障 谱写绿色篇章
发布时间:2021/10/09 新闻 浏览次数:238
8万平方公里草原,13万平方公里森林,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绿色,是呼伦贝尔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是呼伦贝尔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愈加鲜明。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深秋时节,呼伦贝尔草原上四处可见密集的草捆,牧区周边的公路上经常可见满载草捆的车辆。“今年雨水好,我家1000多亩草场能打出400多捆草,是往年的4倍。冬天牲畜不用转场了,收获的饲草完全可以供牛羊过冬。”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乡朝格嘎查牧民安嘎高兴地说。
牧草呈现出的良好长势,既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更与呼伦贝尔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密不可分。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实施草原、森林、河湖、湿地、黑土地保护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湖面面积稳定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人工草地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森林蓄积量保持稳定,林地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国家公益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实现“双提高”,土地涵养水源能力显著提升,为草原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数据显示,呼伦贝尔市森林蓄积量由2017年的11.6亿立方米增加到12.7亿立方米。经评估,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每年达6870亿元;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由2016年的70.1%,提高到2020年的75.8%,连续5年稳定在70%以上,位列全区第一;自2016年起,呼伦湖水域面积均维持在2025平方公里左右,截至今年8月,水域面积已达2229.6平方公里。
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随着呼伦贝尔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多年未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驼鹿现身鄂温克族自治旗维纳河林场,乌兰诺尔管护区内出现了8匹狼成队而行的景象,呼伦沟地区的野生黄羊种群由最初的8只繁衍到60余只,内蒙古免渡河国家湿地公园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头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头秋沙鸭……
在呼伦贝尔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下,野生动物种群逐年扩大,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也是展现呼伦贝尔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十三五”期间,呼伦贝尔地区生产总值连续5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现代服务业加速升级,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4月22日,呼伦贝尔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涉及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民生事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绿色。按照能耗双控的要求,呼伦贝尔减掉不合格的,选择能耗低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进行开展。从“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显示了呼伦贝尔坚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理念。截至9月15日,呼伦贝尔市243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复工204个,开复工率84%,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完成投资1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1亿元,投资完成率42.7%,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海拉尔区哈克镇以奶牛养殖闻名。这里几乎家家养牛,以前街巷里到处都是牛粪,养牛户的手因长期挤牛奶都变了形。现在,村村都有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场,村民把奶牛送进养殖场托养,饲养、挤奶、清粪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的牛奶就近被大雁友谊、塞尚雀巢等大型企业收购。通过引进粪污处理项目,养殖场产生的粪污经过生物发酵加工成有机肥,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从传统散养到集约化现代化养殖,哈克镇的村容村貌整洁了,劳动力解放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提升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打造奶业强镇的基础更牢了。
2021年1月,C919大型客机在呼伦贝尔市进行高寒试验试飞圆满成功。寒冷的气候环境和富集的冰雪资源优势为发展机动车、航空器等工业品耐冷性测试提供了绝佳条件。呼伦贝尔市充分发挥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机动车、航空器等耐寒测试产业,深挖寒地冰雪经济、临空产业等优势领域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边界,打造独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立足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加大伊利、塞尚乳业、齐鲁制药、阜丰科技以及农垦集团、肉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推动形成玉米、肉羊、肉牛、大豆、奶业、小麦、马铃薯等产业集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呼伦贝尔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行动,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行动,将环保压力变为发展动力,不断提高经济“含绿量”。呼伦贝尔在绿色农牧业、绿色矿山、绿色现代服务业带动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走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新路。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丰富的自然资源奠定了呼伦贝尔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决定了生态在呼伦贝尔人心中的地位。5年间,为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呼伦贝尔市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先后成立了呼伦贝尔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建立四级河湖长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差异化考核调整绿色发展的“指挥棒”,以强化考核促进工作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同时,呼伦贝尔市还积极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工程,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继全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动员会议后,呼伦贝尔市迅速编制印发了《呼伦贝尔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生态环境部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培训班学习。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承担创建重点工作任务的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各项创建任务有效落实,创建工作高质量稳步推进。
使命担在肩上、责任记在心里、举措落到实处。呼伦贝尔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长久守护绿水青山,呼伦贝尔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推进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呼伦贝尔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和谐安宁。
下一篇: 克什克腾旗:藏蓝“警”色守护辖区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