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包头推进生活领域低碳化,让绿色低碳成为新生活风向标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包头推进生活领域低碳化,让绿色低碳成为新生活风向标

发布时间:2021/06/27 新闻 浏览次数:91

“今天你低碳了吗?”如今,在包头,低碳生活理念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正在成为新时代风向标。

今年以来,包头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活领域低碳化,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家园共建共享。

购物环境“绿”起来

周末逛街时人们会发现,一些商场购物舒适度更高了,光照热量控制得恰到好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比例不断增加……这些悄然发生的每一点改变,新添的每一抹“绿色”,其实都和我市开展的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密切相关。

绿色商场是指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节能降耗的商场,不仅购物环境安全健康,更重要的是商场的经营内容和管理体系都全面考虑环境因素。

今年以来,包头市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开展绿色商场创建行动,广泛宣传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崇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良好氛围。

“绿色商场需要国家商务部现场考察,颁发绿色商场的牌匾。目前,我市已有九原区万达广场一家被评为绿色商场,等待商务部颁发牌匾。今年我们将继续组织昆区吾悦广场、青山区万达广场、东河区维多利摩尔城三家申报2022年的绿色商场。”肖霖说。

《包头市深入推进绿色商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度)》要求,到2023年底,力争所有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全部通过国家商务部绿色商场认定,其他零售业态在绿色商场创建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广,树立一批成效突出、特点鲜明的绿色商场创建典型,营造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单位能耗“低”下来

“每天下班前检查电脑等是否关闭已经成为常态,电器待机同样耗电,离开时一定要关闭电源。”6月15日下午,在党政大楼工作的小王及时关闭电源。

这是机关单位践行节约、打造绿色机关的点滴行动之一。在创建低碳节约型机关中,我市各机关单位不断树立绿色文明思想,将节约办公行动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其中,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带头采购更多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推行绿色办公,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设备和资产使用效率;机关内部率先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2021年,低碳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同步推开、全面实施,力争年底市本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完成创建低碳节约型机关三星级20%、二星级40%、一星级40%。到2023年,力争市本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完成创建低碳节约型机关三星级40%、二星级50%、一星级10%。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三年创建工作力争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比2020年明显下降。

日常生活“绿”风行

除了做好绿色商场和节约型机关创建外,包头市还通过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建设绿色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等措施,推进居民生活领域低碳化,积极把绿色理念融入生活、融于日常。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推行和培养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习惯进而实现碳减排;引导企业从产品创新、提效降耗、回收利用、共享经济等方面发力;大力推动废物回收、节能产品补贴、可再生产品使用、包装综合治理、光盘行动与有机物再利用等政策制度的完善与实施。

建设绿色学校。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提升校园绿化水平;培育绿色校园文化,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2021年—2023年全市驻包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等市级绿色学校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60%以上和80%以上,幼儿园市级绿色学校比例分别达到5%以上、10%以上和15%以上。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到2021年底,市区500个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外五旗县区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农村牧区至少有150个行政村(嘎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3年全市城镇、行政村(嘎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