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科左后旗:“猫冬”变“忙冬” 赚钱“充电”两不误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科左后旗:“猫冬”变“忙冬” 赚钱“充电”两不误

发布时间:2022/12/19 创新 浏览次数:7

“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过冬的生活写照。如今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农民刚刚“盘点”完丰收的喜悦,又开始在合作社的车间、线上教室播种着新希望,以往的“冬闲”正被眼下的“冬忙”代替,广大农民忙得不亦乐乎,把寒冷的冬天搅得热热乎乎。

参加刺绣合作社成了新潮流

“以前冬闲时聚在一起聊家常、打麻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在合作社做手工,每天都有工资,既打发了时间,又多了一笔收入,一举两得。”阿古拉镇衩艺日玛花香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来小说。

“通过成立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把附近的绣娘聚在一起,农闲的时候都有收入。”合作社负责人曙红说,这个平台让更多想学习、有精力的姐妹加入进来,使姐妹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加快增收致富的步伐。

合作社不仅吸纳了越来越多本镇的群众加入,还吸引了其他苏木镇的群众加入,海鲁吐镇查干伊玛嘎查村民包沙仁高娃、巴彦毛都苏木南阿巴海嘎查村民斯琴高娃……她们在曙红的带领下实现了居家就业、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不仅让绣娘们提高了生活水平,也让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

参加科技培训成了新时尚

“在家猫冬?那是过去的事儿,现在我们跟着线上培训的老师学习种植新技术,期待来年多赚钱。”查日苏镇乌丹西里嘎查村民王旭说。

11月下旬,查日苏镇职业技能线上培训班开课。乌丹西里嘎查“土专家”呼和给村民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机械化作业方式、技术优点、种植方法和除草技术等,介绍2022年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中的成功案例,全镇300多名农民群众在线收看。

这是2022年查日苏镇开展的第13场农业科技培训。为进一步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查日苏镇充分利用农民冬闲时机,围绕缺什么就补什么、市场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的理念,依托“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对重点群体,尤其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线上培训,让村民在家里就可以学到技术。培训班先后开设豆制品加工技术、母牛挤奶技术、浅埋滴灌高产青储和羊草销售等培训课程。上网课、听农技、搞编织……冬闲变冬忙,全镇已涌现出种植、养殖、林果、编织等技术能手300余人。

科左后旗农牧局局长胡金明说,很多农民从“猫冬”变成了“忙冬”,忙的是学习、忙的是赚钱。科左后旗委、旗政府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借助科技下乡、互联网等便利条件,为农民“充电”铺路架桥,特别是在“充电”的方式和内容上创新,将农民最期盼、最急需、最适用的技术送到家门口,让他们的眼界更开阔、知识更专业、技能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