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科技兴蒙”为呼和浩特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科技兴蒙”为呼和浩特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22/10/12 创新 浏览次数:13

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和“强首府”工程,呼和浩特市不断优化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高地建设布局,举全市之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一系列实效。

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打造祖国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为加快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呼和浩特市研究部署了全市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紧扣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突出将金山高新区打造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首府总部经济集聚区,将和林格尔新区打造为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人才科创中心,实施优化创新布局、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企业成长、培养引进人才、强化创新服务、改革体制机制六大攻坚任务,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强大科技力量

2022年1月,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正式批复。目前已吸纳了包含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内的45家成员单位,集聚了7位院士和80多位行业专家等产学研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正在努力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中心机构联合攻关开发的新型营养调控技术,经过在万头规模牧场应用,已实现平均单产41公斤/天,这一成果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中心机构搭建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性控胚胎工程中心,突破了奶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瓶颈,性别控制准确率和生产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里的科研机构还掌握了婴配奶粉核心原料——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组建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争创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

目前《国家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上报。蒙草集团联合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19家单位组建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并围绕乡土草资源开发与良种繁育技术展开联合攻关。联合体已揭榜“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等3个自治区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已建立冰草、羊草的植物遗传转化及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此外,联合体内的科研机构通过花药组织培养获得了二倍体苜蓿新种质材料,通过秋水仙素诱变处理获得了其四倍体扁蓿豆新种质,利用直立型扁蓿豆与野生黄花扁蓿豆杂交获得了正反交的杂交种。同时,蒙草集团与兰州大学签署了共建“内蒙古草种资源开发利用联合实验室”的协议,着力打造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产学研创新平台,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汇聚优势创新资源形成“高校+城市”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呼和浩特市积极构建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与50余家区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首府集聚。目前,正在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哈工大合作的纳米碳化硅材料产业化项目已落地实施。与此同时,中国农大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的牧草科研项目也已在呼实施,清华大学的医用微流控快速检测技术项目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消化疾病研究及转化中心项目等已启动建设。呼和浩特努力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新模式、新场景、新思路在首府实践和应用。呼和浩特汇聚优势创新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已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