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乌拉特后旗:治沙造林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开心麻花即兴喜剧专场空降青城,连续三天爆笑大观园

2023年5月26日-5月28日,开心麻花即兴喜剧团队受邀...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乌拉特后旗:治沙造林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22/07/19 产业 浏览次数:18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和修复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保护优先,守住生态底线,通过多项措施治沙造林,努力筑牢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近日,在乌拉特后旗获各琦苏木境内前达门嘎查上空,一架装满籽种的国产运—5型飞机来回穿梭,进行飞播作业,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撒向贫瘠的草原。乌拉特后旗2022年飞播造林任务共计6万亩,选取的植物有适宜本地气候和地形特征的杨柴、花棒和籽蒿,播撒比例为3:3:2,总用种量约为32572千克。

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苏俊介绍说:“乌拉特后旗2022年的飞播任务由3个片区组成,预计飞行72架次,完成224条播带,计划7月20日前完成全部飞播造林任务。”

飞播造林是利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方法,在荒漠、沙地等区域尤为适用,自2000年以来,乌拉特后旗已连续22年实施飞播造林,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21.5万亩,飞播项目区已经形成了50多万亩连片的绿洲。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苏俊说:“飞播造林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播区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有效改善气候条件,提高植被覆盖度。”

乌拉特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北部边陲,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严重,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今年,乌拉特后旗以生态美、产业兴、牧民富为目标,总投资3530万元,在巴音前达门苏木巴音查干嘎查,潮格温都尔镇巴音努如嘎查,获各琦苏木满都拉嘎查、前达门嘎查四地分别建立了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项目实施总面积为45400亩,探索走出一条绿化荒漠、造福百姓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实现治沙、致富两不误。

项目区之一的巴音查干嘎查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这里风沙肆虐,地表沙化十分严重,今年,乌拉特后旗开始在当地实施人工接种肉苁蓉项目,项目区总面积13000亩。嘎查党支部书记宝玉同记者算了一笔收益账,梭梭嫁接肉苁蓉1~3年可产生经济效益,梭梭嫁接肉苁蓉按照每亩25株,每株2穴,按以往接种成功率为25%计算,每穴产7斤,可采收84斤,按照最低市场价格每斤15元计算,每亩纯收益最低可达到600元,项目区近三年有7000亩梭梭林可嫁接苁蓉,总收益可达420万元。

乌拉特后旗坚持飞封造结合、保禁护并举,多措并举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和综合治理,2020年至今,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70余万亩。下一步,乌拉特后旗将重点开展阴山南麓、阴山山脉、阴山北麓“三大”修复工程,即阴山南麓重点开展乡村绿化、通道和城镇周边空地绿化及管护;阴山山脉开展围封、禁牧和种草工程,力争到2025年新增围栏封育30万亩;阴山北麓重点开展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封沙育林、草原修复、封禁保护等,力争到2025年,通过飞播造林、人工灌木造林、封沙育林等治沙措施,新增治沙面积92万亩,沙漠流动得到有效控制,沙区植被逐渐恢复。

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苏俊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全旗特有的沙漠、森林、草原、湿地等综合生态系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探索和创新治理模式,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