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扎鲁特旗巨日合镇以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动农牧业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3 财经 浏览次数:226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通辽市扎鲁特旗巨日合镇注重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联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农富农作用,进一步推动农牧业产业发展,持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巨日合镇巨日合村祥瑞养殖专业合作社棚舍里膘肥体壮、皮毛油光的一群黑白花奶牛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吃着草料。“看!这是我们今年从新西兰引进来的荷斯坦奶牛,还有200头奶牛在南宁隔离场隔离呢。”该合作社理事长王晓梅指着棚圈里的奶牛介绍说。从新西兰引进荷斯坦奶牛首先漂洋过海后到南宁隔离场经过45天的消毒检疫后才能到合作社入住,过上“新的生活”。
祥瑞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初期投入120万元购买了80多头新西兰奶牛,发展到现在的730多头。2021年,为了扩大产业规模,又筹资购买了200头奶牛,将在2022年9月份开始产生效益。“新西兰奶牛产奶量比较高,还好养活、疾病少,这些新一批的奶牛将在明年的9月份开始可以挤奶了。”说起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王晓梅满脸喜气。
随着合作社逐渐壮大,不仅调动了村民入股合作社的积极性,该合作社也一跃成为了巨日合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和产业调整的“新引擎”。目前,合作社300多头奶牛日产奶量达5吨,年均销售额达1200万元,辐射带动30户社员平均增收2000多元。
村民边广民到祥瑞养殖合作社当厂长也有5年时间了。刚开始他只想打工赚钱,后来看到合作社发展的光明前景,以“牛”入股,成为了合作社第一批社员。现在入股的奶牛也达50多头了。“工资一个月7千多,年收入10万元左右,年底分红也有12万元。”边广民高兴地说。
在祥瑞养殖专业合作社,一间间干净又卫生的小牛舍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问起小牛舍的作用时,工作人员说:“为了不让刚出生的小牛犊染上疾病,把小牛与大牛分开饲养,再打上出生日期和出生序号的耳标后送到这里住上45天。让小牛犊住上独立屋有利于它们的生长,还能更好地追踪每头牛的生长过程,这独立屋叫‘牛犊岛’。这里设置了通风口、水桶及料桶固定位置,有了这样一个小屋,牛犊吃草、喝水、通风全部搞定。”
近年来,祥瑞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联系市场和农户的桥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开拓市场的能力,主动联系蒙牛牛奶加工企业,实现规模销售以降低市场风险,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奶牛产业做大做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年年攀升,拓宽了群众致富路子,实现了农牧民增收。
在必勒其日村,晒场上一堆堆金灿灿的玉米晒满了整个小山坡。这是必勒其日村集中连片的晾晒场院,秋收后,农民统一将玉米运送到这里,等待集中售卖,像这种集中连片的场院在必勒其日村有3处。
必勒其日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但玉米产量低,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能力差。2018年,必勒其日村党支部采取“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管理模式,集中连片托管种植3000多亩地,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病虫害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形成示范效应,实现了规模化的耕作管理,也降低了种植成本。
村民张勋今年67岁,家中两口人,因腿脚不便将自家50亩地全部给村里统一种植。往年一到春耕秋播就发愁,自从将土地给村里统一管理后显得一身轻松。“村委的这个统一管理模式是相当不错的,收秋后就扣点统一管理费,统一管理后收入比往年每亩多了200元左右。”很显然,张勋对这种统一管理模式很满意。
在必勒其日村,农民的生活越来越有温度,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土地统一管理后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大多选择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由此带来的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或托管的收益,超出了以往单纯种地收入。村民宋长玲将自家50多亩地全部交给村里耕种,自己则购买了播种机和收割机,与村委会合作,春耕秋收,增加收入。“我家有两台大型农机,一台是春天翻地使用,另一台是秋天收割玉米的收割机,村委会成立项目地后我把土地托管给村委会,自己还给项目地春翻秋收,一年下来也挣个20多万元左右。”宋长玲高兴地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必勒其日村把各项产业发展起来,把村民凝聚起来,使他们实现增收致富。如今,必勒其日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腰板直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在美丽乡村振兴进程中,巨日合镇积极探索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以强化创新,科学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巨日合镇镇长于天翠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全镇实际,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科学谋划,重点在产业发展、强化党建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拓展思路、大胆创新,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发展形式,确保集体经济早见效,群众早受益,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