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成为突泉县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1/09/16 财经 浏览次数:255
近年来,兴安盟突泉县立足实际,按照“小规模、大群体,低成本、高收入”思路,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展庭院经济,通过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发展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和肉牛养殖等,百花齐放的“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庭院经济开出“增收花”
“之前我们村房前屋后都是柴草堆、空闲地,现在都整合利用了起来,都变成了有特色、有亮点的‘庭院经济’。”突泉县水泉镇小泡子村党支部书记车刚说。
走进突泉县水泉镇小泡子村,一个个整洁明亮的美丽庭院映入眼帘。
村民吕殿刚的温室大棚就是利用自家院子空闲场地搭建起来的。每天天不亮,吕殿刚就起床到大棚里采摘成熟的蘑菇,送到超市销售。“虽然每天都很累,但心理美滋滋的。”谈到自家的庭院经济,吕殿刚和记者算起了致富帐:“我在院前空闲地建的俩个温室大棚培育平菇,一年平菇的产量在4万公斤,一公斤能卖10元,纯利润在20万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好。”
突泉县老百姓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瓜果蔬菜、自给自足的历史传统由来已久。“庭院经济”开展以来,突泉县充分尊重老百姓发展意愿,乡镇村干部通过入户征求意见,组织老百姓共同制定庭院发展规划,保证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借势发力,实现了政府引导、镇村组织、群众主体的发展格局,推进庭院经济种植快速落实。目前,突泉县“庭院经济”种植产业有太平乡五三村的紫皮蒜、杜尔基东泉村的香瓜、六户镇和胜村的果树育苗等特色种植产业,老百姓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增加收入,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生活。
庭院经济拓宽“致富路”
来到突泉县水泉镇龙胜村村民王长军家,牛圈里,7头牛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主人精心配制的饲料,“哞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似乎在演奏致富交响曲。
“我2019年开始在自家院子里空闲地养了7头牛,2020年发展到22头。2021年我卖了15头牛,挣了有十几万块钱,扩建了100平方米牛舍。下一步,我想再多买几头牛,把‘庭院经济’发展好,把日子过得更好。”水泉镇龙胜村村民王长军说。
为提高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能力,突泉县把技术培训指导服务作为重点,全力保障庭院经济发展。开展技能培训服务。突泉县农科局聘请专家,依托农民夜校,常态化开展种植、养殖、庭院种植等培训服务,做强产业指导服务。每村选派一名熟悉村情、户情且具备养殖技术经验的产业指导员,及时解决养殖户技术难题,提供上门志愿服务。针对庭院养殖业,探索建立畜牧“120”服务体系,建成1个县级中心、3个片区、9个镇级服务站和188个村级服务点,向养殖户提供上门改良、诊疗等服务,为庭院经济保驾护航,牛产业成了突泉县百姓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截至目前,突泉县“庭院经济”肉牛养殖产业牛存栏总数达到178688头,使百姓逐步拓宽了增收致富路。
突泉县把乡村振兴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制定《突泉县庭院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庭院经济奖补政策,引导广大群众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合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大力发展庭院种植、养殖产业,把庭院“方寸地”建成“增收园”。
目前,突泉县9个乡镇188个行政村464个自然屯49900户所有庭院全部得到有效利用,发展中药材种植、果蔬和肉牛养殖等,“庭院经济”全面普及百花齐放,重点村农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一般村农户每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形成了前有菜园、中有庭院、后有棚圈的生态化科学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