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党建+”发展模式融入乡村振兴产业
【用户告白】第二十八期|四季沐歌空气能收获感谢信!为道孚县各级师生送去温暖与舒适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有一个被群山环抱...

聚焦职场新趋势  猎聘揭晓2024内蒙古年度非凡雇主名单

12月20日,猎聘2024年度非凡盛典·华北站在北京举办...

以“三送四进”党建工作为引领,高质量举办工程质量安全知识竞赛暨业务培训班

乌兰察布市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中心全年以...

1.88万平方公里、近5万户家庭,四季沐歌空气能和工程服务团队守护居民温暖过冬

苍茫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的大风...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开展中秋节慰问退休职工活动

为了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顺的传统美德,深化支...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金秋9月,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党建+”发展模式融入乡村振兴产业

发布时间:2021/08/13 财经 浏览次数:209

近年来,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利用“党建+”发展模式,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党建+特色产业”,打造新引擎

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种养户”“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支部引领、农企搭台、组织销售等方式,辐射带动110余户群众大力发展玉米、辣椒、洋葱等特色产业。辽河镇于家、西查干等村与企业合作建立生猪养殖基地,为企业代养生猪,预计2021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0万元左右。积极培育“土字号”特色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培育出“二号香瓜”“太平庄葡萄”“东升蒙祥稼禾小麦粉”等品牌,建立二号村“百亩春棚种植基地”,新农村“蔬菜冷棚种植基地”等,预计2021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左右。

“党建+乡土人才”,注入新动能

落实党管人才工作责任,重点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领军人才、职业农民核心群体和回乡创业的新生群体,按照农业技术、能工巧匠等不同类别,培育选拔出39位身上有本事、手中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以振兴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人才政策激励机制,鼓励有意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工商企业主、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等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创新。近年来,开发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先后回引15名优秀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任职,为返乡人员牵线搭桥、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成为返乡干事创业人员的坚强后盾。

“党建+休闲旅游”,盘活新资本

坚持“党建引领、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让党组织参与旅游建设,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绿化等工作,提高乡村“颜值”。通过开发农家乐、生态采摘园等项目,把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作为拓展农民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积极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动员群众建成星级农家乐11户,广泛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建成草莓、葡萄、香瓜等生态采摘园27户,花田花圃2个,丰富旅游项目体验内容。发挥地理优势,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依托“湛露温泉康养小镇”,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发展1万亩特色种植、1万名从业者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实现超2万亩农村土地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