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让每个生命出彩:海亮科服以“文化+科技”双轮驱动重塑呼市八中教育生态
让每个生命出彩:海亮科服以“文化+科技”双轮驱动重塑呼市八中教育生态

2025年中考,呼市特优重点高中英才计划录取11人,...

​北控水务包头水环境项目全面迈入商业运营新征程

6月30日,由北控水务集团旗下包头北控水环境发展有...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开展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

2025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察右前旗支行...

国网扎赉特旗供电公司:迎战高温“烤”验 力保迎峰度夏

6月23日,骄阳似火,扎赉特旗气象局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存保十年,守护万家”——农发行准旗支行开展2025年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为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农发行...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2025年5月12日为第17个防灾减灾日,为做好全行防灾...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金秋9月,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让每个生命出彩:海亮科服以“文化+科技”双轮驱动重塑呼市八中教育生态

发布时间:2025/07/18 新闻 浏览次数:12

2025年中考,呼市特优重点高中英才计划录取11人,超历史最高记录450%,亮眼的数字直接海亮服务赋能交出的最直观的成果,更是海亮教育与当地政府、师生携手三年深耕的璀璨结晶。

走进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古韵十足的“古丰书院”文化墙,它穿越一百余年的时光,将历史与文脉刻进校园,刻在每一位师生的心头。

三年前,这所百年老校曾经的辉煌校史尘封于档案里,师生对学校历史认知模糊,没有多少认同感与归属感。

是什么让这一切悄然改变?202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携手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启动“名校共同体建设项目”,呼市八中作为核心校,深度承接海亮科服学校综合管理、课程建设、教研共建、数字化等一系列资源和产品,一场从“文化唤醒”到“教育觉醒”的蜕变由此发生。

溯源与唤醒:找回百年名校的精神坐标

“当我们在改建校园期间发现许多蒙尘的奖杯,即惊喜,又难免为此感到一些遗憾。”校长郭元军谈及刚到学校时的情景还是难掩激动。这所从清代“古丰书院”延续至今的百年学府,历史的荣光因为实体的消逝已经被人渐渐遗忘,但随着以郭元军为首的海亮管理团队的到来,它终于等来了荣光重塑的时刻。郭校长亲自担任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开启了以“回归”为核心的文化“溯源工程”。

学校有一批年龄较大的教师都曾经经历过八中的辉煌时期,对那段日子念念不忘,当海亮科服团队提出以“文化唤醒”与“历史再现”着力打造学校的新名片时,老教师们非常赞同并热烈响应,他们积极参与,整理提供相关的线索和资料,从而使得这项工作得以顺利且高效地推进,系统实施的历史溯源、 空间再造、文化浸润、记忆重构等建设“工程”,成效显著。不仅重现了厚重的学校历与文化,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师生”以校为荣”的精神共鸣。

2024 年学校新建的“古丰书院”仿古文化墙,与回民区丰富的文化遗产相得益彰,得到了当地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被区政府评定为回民区新“八景”之一,成为区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重建不是简单的符号复制,而是激活精神基因。海亮科服外派团队将八中传统与海亮“人皆有才,人人成才”理念相融合,重新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愿景等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重塑。这些文化理念被精心地张贴镌刻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不仅让原来单调的校园显得生机盎然,而且每一面墙都在诉说着昔日的光荣和曾经的故事,带给每个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无声传递着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向上的精神力量。

空间与课程:让历史文脉浸润育人沃土

教育文化的觉醒需要实体承载,更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予以转化与落地。海亮科服外派团队融合“古丰书院”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结合学校开设的多种课程,构建了完整的“古丰书院一体五翼的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师资优势与学生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以达到夯实学生学科基础、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既突出了学校的历史传承,又实现了课程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基于“古丰书院一体五翼的课程体系”,呼市八中还打造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话剧锻炼表演能力,朗诵提升口才,能够让我在人前不怯场;社团经历积累的能力,有助于未来在大学和工作中更好地交流,减少紧张感。”初二学生吴鹏硕是学生会副主席,他带头参加朗诵社、话剧社等社团后,从中切身感受到了自己获得的进步和成长。

学校艺术教师王雅琴见证着深层的改变:学校艺术团在2025年呼和浩特市美育节创下合唱、舞蹈、戏剧等五项比赛100%获奖率的纪录。在教学工作之外,王雅琴还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打造了专门记录学校美育成果的视频号——海亮教育呼市八中艺术中心,视频号不仅承载着学生美育教育的过程与成果,也成为学生自我记录、合作共创的平台。“我们搞艺术教育不是要培养音乐家舞蹈家,而是要让孩子’用耳朵听美、用眼睛看美、用心灵感受美’。”随着探索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王雅琴对美术教育也有了更深的体悟。

协同与生长:从文化自信到生命出彩

海亮科服有着强大的科技服务教育的优势,这一数字化优势正深度重构呼市八中的教学管理与家校协同生态。清北朋辈导师课程打破地域壁垒,星动力学生成长系统实现五育评价可视化,嗨家校平台搭建即时共育网络——三大科技引擎协同驱动,为百年老校注入现代化基因。

初二学生付一杨每周最期待的,是参与清北朋辈导师课堂,与北大学姐线上对话。”导师讲解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的抗争时,我突然明白法律不只是条文,更是守护公正的武器。”她参加清北朋辈导师课已持续两年,课堂上,导师不仅提供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还会介绍大学生活,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学习充满动力。初二学生云子格的妈妈观察到了孩子参加朋辈导师课堂后的显著变化:”现在她的书桌上贴着心仪学校的目标卡,学习规划、目标比我们家长还清晰。”

初一年级主任向记者演示星动力系统的运行逻辑:”学习小组调配、座位选择、德育积分统计全部由算法完成。”该系统将学生在学科学习、社团活动、劳动实践等维度的表现量化为成长曲线,教师可实时追踪个体发展轨迹。一位体育老师补充道:”校篮球队获区赛季军后,系统自动为队员添加’团队协作’专项积分,这种即时正向反馈极大提升了训练积极性。”

家校共建更成为教育生态建设强有力的支撑。作为呼市八中家委会的核心成员,学生家长李蓉是家长与老师、学校领导沟通的桥梁。通过定时家长会和日常交流,家长与学校各层面沟通紧密,学校有着完全透明开放的沟通渠道,还有分级沟通协调策略,问题能层层上报解决。在班级管理方面,学生可参与班级规则制定、班旗设计,家长、学生、老师和领导共同努力,增强了集体认同感。她特别提及校长郭元军每日在校门口的常态化迎候:”这种开放性姿态,是科技赋能之外的温度补充。”

“办一所有生命力的学校,让教育从生命走向使命。”郭元军校长初到八中的办学愿景正慢慢成为现实。两年来,呼市八中学生获区级以上奖项超600人次;2025年中考11人进入呼市顶尖英才计划,创造了历史。如今走在八中的校园里,古丰书院墙上的铭文熠熠生辉:“志远业精,强学力行。”这所曾与辉煌历史断联的百年老校,通过挖掘自身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已经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重获新生。海亮科服的实践见证着老校不衰的奥秘——当学校找回‘让每个生命出彩’的初心,教育便从历史使命走向未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