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积极推进绿道建设,城乡蝶变更宜居
发布时间:2021/08/12 新闻 浏览次数:316
每天清晨或傍晚,三三两两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居民或散步、或慢跑、或骑行在草木葱茏的绿道上,尽享绿色风情。不少居民发现,一出家门口可以悠闲走一走的地方变多了,这得益于达拉特旗五年来秉承“人与自然结合、城市与生态共融”的价值理念,积极推进绿道建设,充分发挥了绿道的生态功能。
2016年,达拉特旗利用原有绿地条件开始规划建设绿道,绿道规划将镇区的西园路、南园街、建设路、新园街建成环城绿道,总长约21.2公里。绿道在有效释放和吸收水体资源、提高海绵城市水体资源弹性的同时,倡导居民选择绿色低碳的运动出行方式和生活理念。
围绕绿道建设,在绿地中设置休憩驿站、景观凉亭、自行车停靠点、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还在绿道沿线的每个街角路口都规划设计了街景小游园,通过城市绿道与小游园的有机串联,形成主题特色鲜明、形式内容多样、服务功能丰富的城市带状公园,逐步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到目前,达拉特旗环城绿道即将全部建设完成,提升了城市的舒适度,让群众的休闲时光更美好。
与此同时,从构筑大生态的角度出发,以“绿色、生态、节约、亲民、共享”为城市园林建设理念,力争“少花钱、多办事”,不断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以绣花功夫改造一处、提升一处、成就一处,形成了“一廊二环三轴四带多园”的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一片片绿地为达拉特旗这座小镇披上了绿衣,一座座口袋公园增添了小镇的活力,一处处街角景观增加了小镇的魅力,一条条畅通的道路增强了小镇的动力……移步入景,融景于建,从绿水青山中汲取智慧,让金山银山入驻小镇,达拉特旗,正在开启属于它的“养眼”发展新模式。
五年来,达拉特旗用一串串真实的数字凝聚起了民心,民心映射的正是旗委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五年来共完成棚户区改造2605户、42万平方米,完成53个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全力化解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2020年共计解决市级督办22个房地产项目、7403户居民的“三难”问题。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城镇化率提高到57.4%。城区建管水平有效提升,新建改造道路29公里、管网36公里,公共服务配套日渐完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明显上升。
赏一方美丽的风景、行一段畅通的道路、住一套舒心的房子、品一味和谐的生活、念一座城市的温度,在这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7平方公里的小镇里,传递着属于每个人的美好,这就是五年来达拉特旗城市建设于你我息息相关的成绩单。
如今,走进全旗各苏木镇的村庄农家,柏油马路宽阔整齐,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庄整洁,屋舍俨然,过去“三堆”占据的地方在村民的巧手下,变成了“花园”“菜园”“果园”“庄园”,别有一番风味。
五年来,达拉特旗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投入65.4亿元打造了30户以上自然村833个,同步完善分散自然村基础设施,完成危房改造7.8万户,街巷硬化1400公里,安全饮水工程101处,村庄绿化植树279万株,农村牧区基础条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完成户厕改造2.59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建成生活垃圾低温裂解站22座、农村污水处理厂6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全域治理全面推开,基础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乡村面貌改善了,直接带动了乡村旅游。五年来共建成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7个,市级农(牧渔)家乐旅游典型示范户15个。其中,兴昌渔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荣誉称号,民间剪纸艺人赵美玲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称号,白泥井镇荣获“自治区级美丽宜居小镇”荣誉称号,树林召镇东海心村荣获“美丽宜居村庄”荣誉称号。
眼下,树林召镇东海心村正是游人如织的黄金季,荷花映日、水碧草青,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是都市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天堂。而这,只是达拉特旗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城乡面貌改善了,居民幸福感来了。今日达拉特,正“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