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送技术到地头 科技兴农助春耕
发布时间:2022/04/17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83
面向农区、服务农业一直都是乌海市农业专家和农业特派员们的重要工作。春耕时节,乌海市农牧局、乌海市科协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乡村田间果园、温室大棚,为农业企业和农区居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助力农业蓬勃发展。
来到海勃湾区中河源社区居民张建国的大棚,记者看到科技特派员郭永贵正在讲解绿叶菜的种植技巧。这几天,乌海气温变化较大,郭永贵指导张建国要时刻注意大棚内温度和湿度变化,保障经济作物产量不受影响。张建国告诉记者:“科技特派员对我们帮助特别大,能够及时帮助我们解决种植时遇到的技术问题。”
进入春耕时节以来,乌海市农牧局的科技人员每天都下沉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精准施策,点对点为农区居民开展种植培训,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效保障农区居民经济利益。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一户居民的大棚里,科技特派员郭燕玲通过观察西红柿叶片,发现西红柿存在叶绿素缺失的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对产量造成很大影响。郭燕玲说:“当前西红柿幼苗正处于生长的关键阶段,我们来到农区就是想了解一下技术方面遇到的问题,看看有需要帮忙的吗。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个大棚的西红柿叶绿素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们建议户主多施用一些含钙、含硼、含磷多的有机肥。”
为解决农区居民增产增收问题,乌海市科技特派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农区居民面对面集中培训、一对一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准确、快速地解答农区居民生产中的问题。2003年,海勃湾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四个科技特派员试点地区之一。如今,通过发展带动,乌海市科技特派员已由最初的42名发展到目前的88名。每年乌海市农技推广机构都会根据农时送技术送服务下乡,为农业企业和农区居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已成常态。
今年以来,乌海市农业科技人员共为农业企业、农区居民提供咨询50余次,解答各类生产、种植问题40余个,发放科技书籍、技术资料200余份,不仅提高了农业企业和农区居民的科学种植技能,同时增强了他们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的能力,对农业增产、农区居民增收、乡村产业振兴起到助推作用。
上一篇: 察右后旗:民宿经济“小产业”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下一篇: 通辽市:念好“生态经”吃上“生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