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刘丽娟让草叶在指尖化为神奇发展草编产业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刘丽娟让草叶在指尖化为神奇发展草编产业

发布时间:2021/11/14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40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七八名妇女围坐在一起,一片片不起眼的玉米叶,一把把废弃的谷草在她们手中不断飞舞,很快被编织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一批能工巧匠在科右前旗劲草传承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丽娟的带领下,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美景,奏出动人的致富交响曲。多年来,刘丽娟以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剩余闲散劳动力发展草编产业,逐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刘丽娟一边灵活地编着草辫子,一边津津乐道地对记者介绍这些年的个人经历。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刘丽娟,对玉米叶、稻草、牧草等再熟悉不过。这些来自田边野外的原材料,没有添加任何化学制剂,无污染、零排放,农民可利用农闲时间编织,老少皆宜,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是一项绿色健康产业。于是,她成立了这家手工艺专业合作社,以草编技艺为主,集各类手工艺产品的设计加工、销售于一体,创新设计了潮流手提包、汽车坐垫、拖鞋等草编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以稻草、玉米皮等为原材料,美观又实用,现在好多人喜欢。”刘丽娟介绍说,用草编筐包装过的农村土鸡蛋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

身为俄体镇双胜村妇联主席,为了发动更多妇女投身“指尖经济”,刘丽娟下了不少功夫。有些妇女手艺生疏,有些只会做传统的草编产品,有些年轻人觉得草编过时了,费时、费工还不赚钱……于是,刘丽娟一边设计草编产品,一边在科右前旗妇联和俄体镇政府的支持下,召集妇女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优先招收低收入家庭妇女,手把手教她们编织技能,将玉米叶和谷草编织成一件件手工艺品,以此来带动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

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刘丽娟不但在俄体镇开展草编技艺培训,也为周边乡镇义务传授草编技艺,甚至还有特意找上门“取经”的。德伯斯镇宝力格图嘎查妇联主席王玉梅介绍说,很早之前就了解到俄体镇的草编技术,于是,只要一有时间就过来找刘丽娟学艺,学成后再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发展草编产业。

“在家就能增收,非常方便,你看,这是我要参赛的作品。”俄体镇兴安村村民吕秋菊一边展示成品,一边笑着说,2021年,她通过这项技能不但学到草编技艺,挣的钱也够日常生活开销,已经很满足了。

据刘丽娟介绍,如今,接受过草编技术培训的村民越来越多,培训合格者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3000余元。

作为刘丽娟手把手教出来的学员,吕秋菊如今还当上了合作社的老师,自己制作草编产品的同时,还为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传授草编技能。亲戚传、朋友带,草编产业在俄体镇悄然兴起,并不断辐射至周边村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