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永红村“小花菇”作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1/12/03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51
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作物收益不高,村民增收困难……这曾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永红村的真实写照。为了打开产业发展新局面,振兴乡村,永红村党支部细心谋划,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在村内建起了花菇大棚,通过党建引领,充分激活了农村资源发展要素,家乡美、产业兴、群众富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
“花菇是在层架上进行栽培的,不直接和土壤接触,正适合在这片盐碱地上种植。”永红村党支部书记包子靖介绍说。起初,村民们不相信在架子上就能长出蘑菇,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包子靖先后数次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讨论永红村产业发展方向,着力破解闲置荒废碱滩利用难题,并组织村民赴外实地考察了花菇种植产业。永红村党支部坚持支部统领、党员带动,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解决群众遇到的合同签订不熟悉法律条文、承包菌棚资金短缺等问题。同时,永红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先行包大棚、种花菇,通过开展党员“1+1”帮联活动,辐射带动152户村民实现联种联收,“小花菇”成了村民的“致富伞”。
“一个大棚可以放置这样的菌棒1000多个,照料也容易一些,并且花菇销路也好,根本不愁卖。现在我们都在学习种植技术,一门心思就想把花菇的品质提升上去。现在,咱们村民收入有三个途径,一是土地承包收益;二是打工收入,在这打工一天150块钱,基本可以持续半年;三是种植收入,一个棚一年下来纯收入2万块钱左右。这三项收入加起来,乡亲们的兜兜立马鼓起来了。”花菇种植户杨春林说。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永红村党支部积极引进内蒙古永生兴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巴彦淖尔市花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企业+园区+农户”的运营模式,由企业有偿为农户提供“菌棒”,免费为农户提供种植菌棚、技术指导、储藏冷库和销售渠道,园区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农户可享有土地流转金、花菇种植收益、园区打工三份收入。在做强当地花菇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永红村还继续开辟“小鸡炖蘑菇”销售组合增收新途径,村民们散养的红公鸡成了热销产品,全年销售红公鸡达800余只,村民收入又见涨。
伴随着花菇产业的蓬勃发展,永红村积极向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靠拢,将继续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大力发展花菇脆片厂、花菇酱厂等花菇深加工产业,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特色产业链条,树立花菇品牌形象,用“小花菇”作出乡村振兴“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