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做好残膜回收 助力土地“排毒养颜”
1.88万平方公里、近5万户家庭,四季沐歌空气能和工程服务团队守护居民温暖过冬

苍茫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的大风...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开展中秋节慰问退休职工活动

为了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顺的传统美德,深化支...

深耕精神沃土 浇灌文明之花——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农发行前旗支行始终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文明建...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

为搭建党支部与青年员工沟通交流平台,农发行察右前...

2024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成功举办

10月19日,2024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准格...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金秋9月,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做好残膜回收 助力土地“排毒养颜”

发布时间:2022/05/03 创新 浏览次数:129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日前,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春播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现场培训会在干召庙镇举行。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临河区各镇村宽广的田地里一辆辆农机载着残膜回收耙、缺口耙等农具进行残膜回收、土地深翻、施肥和播种工作,河套大地处处孕育着春的希望。

地膜覆盖可起到保水、保肥、保墒的作用,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地膜极难降解,易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残膜回收也一直是临河区农业方面的重点工作之一。干召庙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康孝利说:“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残膜回收力度,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加大残膜回收力度,还农田一片绿色。残膜回收同样也在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每年春种、秋收之前,东兴村的村干部和农户们早早就开始为残膜回收工作做足准备。村里通过广播、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向种植户宣传农用残膜回收政策和面源污染防治等内容,与村民签订《乌兰图克镇关于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协议书》,并发放相关宣传册、告知书。在残膜回收的过程中,村委会全程检查督导,对每一块地进行验收,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薄膜残余,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新国标膜相比旧膜更厚一些,铺起来省了许多事,而且回收率也提高了。为了鼓励农民回收地膜,我们按照每公斤2元的价格回收,村民在自主回收后,拉到村里的统一回收点,统一回收过称。”东兴村妇女主任康琴说。去年,乌兰图克东兴村共收取旧膜6040公斤,回收率达到80%—90%,剩余没有回收的部分比较完好,可以在地里再次利用,做到一膜两用。

地膜回收不仅保护了土壤,而且极大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农户们都意识到了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以前地膜不回收,就是在翻地的时候把膜又翻在了地里,影响作物扎根,要不就堆在地垄上,风一吹就吹的满天都是。自从开始回收地膜和农药瓶以后,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有些人在路上遇到残膜、农药瓶也会随手捡起来,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东兴村村民王再光介绍,他去年种了6亩地,使用了一捆半农膜,回收地膜20多斤,共卖了40多元。

2021年,在控膜减污方面,临河区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不覆膜作物种植面积,种植小麦、牧草、中药材等不覆膜作物面积22.04万亩;推广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一膜两用”技术10万亩,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30亩,向日葵扩行降密栽培技术1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