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增产增效不增水 一年省出一座中型水库
筑牢安全防线,共筑全民担当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党支部开展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

农发行鄂温克旗支行开展3月份 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农发行鄂温克旗支行组织开展了以“缅怀先烈,传...

金融护航,共筑安心消费防线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积极组织开展3·1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这家中国名酒的内蒙古大招商:140+经销商的财富新风口!

  3月12日下午,呼和浩特市的酒店宴会...

“馨香绽放 悦己减压”  农发行准格尔旗支行组织开展  “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在第115个“三八”...

农发行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谱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金秋9月,察右前旗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增产增效不增水 一年省出一座中型水库

发布时间:2022/09/28 产业 浏览次数:224

眼下,正是玉米乳熟期,也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一个时期。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邹家街村绿油油的玉米田里,却不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只有喝饱水的玉米正为即将到来的丰收蓄势。

“以前浇地是大水漫灌,费时费人费水,还经常弄得一身泥。现在一人一天能管六七十亩地,用的水少了,产量还上去了!”村民陈俊峰感慨道。

人少了,水少了,粮食却增产了,这是为啥?

“我们应用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刷卡浇地,精准控水,浇一亩地只用10到15分钟。”陈俊峰给出了答案。

邹家街村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一栋栋机井房点缀其间,埋在地里的滴灌带,将水、肥输送到玉米根部精准滴灌,从浇地变成浇苗,每亩地用水量从320立方米降到140立方米以下,节水率达56.25%。兼顾节水和稳粮,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使每亩地节省种植成本近百元,玉米亩均增收200斤左右。

通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为破解水粮矛盾,近年来,木里图镇立足生产实际,大力实施农业高效节水行动,建设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面推广应用浅埋滴灌、大小垄种植、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节水技术。在此基础上,统一规划,整镇推进“量水而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核定一亩地用水量在140立方米(含140立方米)以下,用水超标的,水价逐级递增。改革第一年,木里图镇给每亩地用水140立方米以下的村民奖励滴灌带。

“浇地前都会计算,用多少水玉米长得好,还不浪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后,邹家街村村民节水意识提高了,“现在我家一亩地浇5遍才用130立方米的水,大水漫灌一次浇一亩地也得100多立方米的水;一亩地每次追20斤肥,浇3遍地,到秋收60斤肥足够,水肥一体化后比以前直接往地里施肥的利用率增加40%,省水还省肥。”陈俊峰的“节水账”算得明明白白。

一场“节水革命”一触即发——1461眼机电井全部实行计量,进行水电信息化配套,推行用水“按方收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从以邹家街村为试点示范到整镇推进,探索建立精准计量和节水奖励机制,全镇改革实施面积累计17万亩。

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木里图镇农业用水量由过去大水漫灌的5000多万立方米降至如今的2464多万立方米,年均节水3000万立方米。按照一座中型水库的总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到1亿立方米之间计算,木里图镇一年的农业节水量相当于“节”出一座中型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