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新城子镇:“生态礼包”升级“绿色银行”
发布时间:2022/03/13 产业 浏览次数:159
漫步在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蜿蜒的西拉沐沦河、秀丽的“花果山”海棠湖,山水相依、人物相和的特色小镇,一幅绿富同兴的魅力画卷浮现眼前。山川披绿装、林果富万家。新城子镇的林果产业从封山禁牧、植树造林起步,逐渐成为了全镇的主导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发展果品深加工及旅游业,同时开发立体种植林下种药项目,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协同推进百姓富裕、环境美丽、蒸蒸日上的新城子。
“我从小在七合堂长大,看着父辈们一年接一年栽树,村子越来越绿,日子也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好了,我们村里都有了小气候,连雨水都偏爱我们村。”七合堂村村民潘文庆说。
林西县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从新城子镇出发,新城子镇的生态经济则始于七合堂村。1993年,时任七合堂村党支部书记边振廷定下了“圈养山羊、封山禁牧、植树造林”的发展方针。二十多年的坚持,让七合堂村成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收的典范。“2021年,七合堂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5%,总产值2200万元。接下来我们将更新果树品种、发展林下经济,拓展鲜果销售渠道,让果农增收更稳定。”七合堂村党总支书记邓爱军介绍。
以七合堂为典范,新城子镇在全镇大力推广经济林项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封山禁牧。截至2021年底,新城子镇经济林保有面积达到4.2万亩,千亩以上经济林产业园7个,每年以2000—4000亩的速度逐年递增。
围绕林果产业做文章,新城子镇通过产业链延伸,推动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了提升果品就地转化增值,新城子镇引进蒙果鲜食品有限公司经营果蔬冷储及深加工的生产销售,该公司2021年冷储反季节销售水果20万吨,生产加工冻干果脆、果脯、速冻沙果等10余种产品,建设的果蔬深加工生产线2022年即可投入运营。“眼下正是反季节生产销售干鲜果品的季节,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蒙果鲜公司负责人王清海介绍。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新城子镇通过林果产业带动86户果农发展采摘游及农家乐。依托东台子水库建设契机,按照林西县委县政府的“草原首驿、多彩林西”工作思路,规划建设西拉沐沦河生态旅游区。赤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上,新城子镇国家级特色小镇成功“出圈”,在全市打响了知名度。“一直希望县城附近能有一个让全家人一起享受周末的地方,现在终于实现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新城子特色小镇找到自己的乐趣。”游客王女士兴冲冲地说。
什么是美好生活?新城子镇大金沟的村民杜艳春有自己的答案,奋斗出来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她家有经济林42亩,又在林地里种植了30余亩中草药,这一来一回,杜艳春要“伺候”72亩地,虽然辛苦,但今年收获的13亩苍术给了她回报,一下子就收入60余万元。“在果树未到盛产期的时候,种植药材能够填补收入空白,等果树丰收了,我的收入还能往上翻番。”杜艳春说道。
树进川,药进山。新城子镇发挥丰富的林木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立体林业种植模式,在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上做文章。经多方考察和论证,以种植适合林地生长的苍术、黄芩等为主。按照当前中药材行情持续上涨的趋势,林下中药材种植将逐渐成为新城子镇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村集体收入和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据了解,新城子镇2022年将引进中药材10余种,种苗4000万株,可实现利用林下空间近3000亩,长成后预计可实现增收3000万元。
曾经的黄沙漫天、山洪泛滥、沟壑纵横的新城子镇,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下,迎来了华丽嬗变。新城子镇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多个国家级荣誉。水润万物生,林泽八方福,林果小镇、庄园经济典范……一张张“绿色名片”,是新城子镇生态治理交出的靓丽答卷。
下一篇: 五原县:提升耕地质量 筑牢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