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让创城成为民心工程
发布时间:2021/12/14 财经 浏览次数:265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巩固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相结合,由此,万余名“创建大军”迅速汇编,包联单位的党员干部深入城镇乡村,从小指标抓起,逐个清账销号,掀起人人参与的创城新高潮。
精准对标全面攻坚
文明城市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和直接体现。凉城县委书记刘进涛提出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创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细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目标任务,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工作……要把握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要加强领导,各司其职,以问题导向为重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全民共创的浓厚氛围。”
按照《关于全面落实乌兰察布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新要求的通知》,全县各相关单位按照任务清单,在指标理解准度、工作覆盖广度、任务落实精度上,精准对标、精细管理、精致创建,全力抓好任务落实。比照创卫标准,全面开展攻坚行动。
在具体工作中,聚焦小广告乱贴、杂物乱堆等反复反弹问题,紧盯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薄弱部位,规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坚决整改规范到位。
“创城就是给群众办实事的,每家每户都能感受到环境改善等带来的好处,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鸿茅镇怡海社区居民邢女士感受颇深,社区环境越来越好,绿化面积多了,道路更干净了,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了,居民们对创城表达了支持和赞扬。
“确实变化很大,原来小区里的乱搭乱盖建筑,现在都清除干净了,路边还增加了垃圾桶、花坛。还有,城市公共服务中心为我们修平了通街路,我住在这里觉得很舒心。”庆阳社区土产小区居民梁先生说。
宣传发动润物无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凉城县第一小学三年级(2)班的教室里,孩子们以稚嫩坚定的声音高声朗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多年来这个学校的必修课。周末去敬老院打扫卫生,放学做小小志愿者……孩子们不但倒背如流这24字,而且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24字。
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的鸿茅镇井沟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党建为引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全面推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环境。他们接续保持创建活动的生机和活力,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道路上阔步前行,成为全县创城的标兵。
为了全面推进创城工作,凉城县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县级媒体、社区宣传专栏及电子显示屏、广告牌、建筑围挡、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在创城中涌现岀的典型人物、事件,举措、经验等,滋润群众心田、陶冶人民情操,推动创城工作向纵深发展。
志愿服务温暖城区
凉城县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不少市民参加。“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很多知识,也作为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参加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在新华街参加活动的王晓华说。
群策群力,担当实干。目前,全县专业志愿服务组织28个,注册志愿者10852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全县常住人口总数的9.1%以上。他们坚持把每周五作为“志愿活动日”,开展“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排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凉城好人”“五好家庭”等评选等活动,持续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城的目标就定在哪里。创城以来,凉城县重点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出行交通乱象、食品安全、人行道车辆乱停放、垃圾中转站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等市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全县各地、各部门还开展了以改善提升城市环境、社区环境、交通环境、市场环境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上一篇: 锡林郭勒盟企业开办即办即结,就是这么快!
下一篇: 兴安盟科右中旗:“畜”势赋能“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