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打出环境治理组合拳 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1/10/12 财经 浏览次数:231
天蓝水碧,民之所盼;环境优良,民之所愿。今年以来,乌海市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狠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打出“治矿、治企、治水、治车、治路、治气、治场”的“七治”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碧水、青山净土的美好画卷正在乌海大地徐徐展开。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路天矿业公司排土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项目部采访,现场看到6座巨型排土场像一座座绿色山丘盘踞在井田附近,近百名采煤工人变成了植绿护绿的“生态使者”,忙碌在削坡覆土、播撒草籽、浇水灌溉等作业中。据介绍,路天矿业公司排土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计划投资2.2亿多元,对7处排土场进行治理,治理面积约374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9月,第一阶段渣堆治理工程基本完成。
如何让昔日排土场变成茵茵绿毯?其中的法宝就是按照“环境治理变废为宝”的治理理念,采用“三步走”的渣堆治理模式,打造乌海市海南地区地质环境治理与转型发展样板。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路天矿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宏向记者介绍说:“第一步削坡平整,连片治理;第二步选用、试种适合于乌海气候和土壤的耐旱植物,争取两年以后让它自然生长;第三步就是下一阶段在已连片治理的渣台上安装光伏发电加制氢储能设备,并实施生态林、公益林植绿护绿等项目,让环境治理变为经济效益。”
路天矿业公司排土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是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履行央企责任,强化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乌海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矿区整治主战场,持续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行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开采、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矿山企业主动履行治理主体责任。截至2021年9月,乌海矿山企业在地质环境治理中累计投入10.15亿元,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39.03平方公里。到今年年底,乌海市将新增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座,计划到2023年新增25座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创建率达到47.6%。
与此同时,乌海市进一步落实“路长制”,并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道路硬化修补、增加清扫保洁、洒水降尘频次等,积极遏制矿区、园区道路扬尘污染。乌海市乌达区物流专线道路是连接乌海市五虎山矿区、建安矿区、华银等矿区和乌达工业园区的交通要道,高峰期通行车辆日均4000辆次左右。长期的交通运输压力使该路段路面破损,造成道路扬尘等环境污染。为此,乌海市计划投资4100万元对该路段原有公路进行改建。
近日,记者在乌达区物流专线道路整治工程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混凝土浇筑等工作。该项目施工负责人杨波介绍说:“为缓解矿区道路通行压力,我们在路面施工时,增加钢筋网片、传力杆、拉杆等,使用C40高标号混凝土浇筑,并添加了抗裂纤维,道路抗折强度达到5.0,工程建成后将对道路抑尘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能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乌海市还以“治企”为抓手,坚决淘汰一批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倒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先进工艺,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降碳;以“治水”为抓手,着力开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等行动;以“治气”为抓手,全力落实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等专项治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生态环境攻坚战,绘就了乌海市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时代所需、转型所迫、民生所盼、职责所在,肩负着这一光荣使命,乌海市各级各部门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主动作为,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把生态环境保护之责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实处,交出一份扎实厚重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