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达拉特旗近300名农牧民、退伍军人和返乡创业青年圆了“大学梦”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达拉特旗近300名农牧民、退伍军人和返乡创业青年圆了“大学梦”

发布时间:2021/07/31 教育 浏览次数:98

这几天,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门肯嘎查的农民万飞胜安顿好地里的营生,拿起笔记本,坐回课堂。现在,他可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专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读大学生。

7月26日,记者来到达拉特旗树林召镇靴铺窑子村委会,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们正在这里集中进行线下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深入浅出讲授,学生们津津有味听讲。学生们从打麻将的几种心态中体会“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从吃包子的体验中感受什么是“边际效益递减”,他们黝黑的面庞不时露出会心一笑。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招生对象主要包括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达拉特旗积极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推动这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为让更多农牧民接受高等教育,达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教育培训站对农牧民进行广泛动员,协助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和安排线下课程。2019年和2020年,达拉特旗近300名农牧民、退伍军人和返乡创业青年被录取。在国家高职院校扩招的契机下,很多像万飞胜一样的农牧民,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从农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生。

针对达拉特旗农牧产业发展情况和农牧民的学习积极性,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达拉特旗设立了工商管理、畜牧兽医、种子生产与经营、农牧机械装备四个专业,由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当地聘请的老师授课。

对学员来说,能进入正规的院校学习,既是“金榜题名”,亦是“久旱逢甘露”,不仅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也为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送上“及时雨”。

万飞胜今年45岁,是达拉特旗康普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经营着2000多亩土地、400多只羊、多种农业大型机械,他说,能在“家门口”上大学,不仅圆了他的“大学梦”,而且学的知识实用性很强,以前感觉一些道理模模糊糊,经过理论学习忽然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达拉特旗风水梁镇的农民杨满良在学习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后写道:现在不管干啥都是用电脑,不会用电脑是我们人生的一大缺憾,这些知识对我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我们学习的正是要点……杨满良说,上大学让他学习到新的知识,有了新的思路,同学中有很多成功的合作社法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他们交往能够“看看别人是怎么发展的”。

达拉特旗风水梁镇大纳林村的刘永利也正是凭着“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的身份,获得了风水梁镇大学生后备干部的“入场券”,在今年的“两委”换届选举中顺利当选村“两委”委员。他说:“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和现代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市场调查和预测知识能让我规避很多风险,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我将学以致用,助力乡村振兴。”

达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教育培训站站长高俊英介绍,为了让农牧民既不耽误生产,又能按进度进行系统学习,课程学习采用集中与分散、农学结合、半农半读、线上与线下等灵活教学模式。同时,课程安排实行弹性学制,农忙的时节尽量让学员们务农,农闲时间组织农牧民在当地集中上课。线上直播课也有弹性,学员们可以直播时听课,也可以看录播回放。

从招生、安排课程到上课,两年来,高俊英一直和达拉特旗的学员们在一起,她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些农牧民身上的变化。她说:“以前的农牧民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他们主动了解新政策、新技术,能够适应形势,在经营理念上转变很大,不盲目发展,不仅自己富还要带领别人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是根本。近年来,达拉特旗不断创新培育机制,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五年来累计培训高素质农牧民5000多人次,通过培训发放培训资格证达到759人。等到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上课的农牧民拿到全日制大学专科文凭,那时,达拉特旗又多了几百名农牧民大学生,同时也兴起了一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