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协作让“乌兰察布味道”飘香万里
发布时间:2021/10/28 商业 浏览次数:229
一边,人们品尝着浓郁香醇的酸奶;一边,客商与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企业商谈下一步合作;另一边,特色农产品搭上“直播快车”飞入百姓家。在乌兰察布市绿色农畜产品推介会暨第十届马铃薯展洽会上,乌兰察布市近400种农优特产品亮相,深受首都群众和经销商的青睐。
亮相北京市的每一种农畜产品,都包含着“乌兰察布味道”的匠心与诚意,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为人民谋福祉”的有益举措。
自开展京蒙协作工作以来,乌兰察布市依托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和优良的气候生态,创新协作工作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以品牌农产品助推绿色发展,全力打造面向北京的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
借助京蒙协作契机,乌兰察布市围绕农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进农牧业产销无缝对接,积极引导鼓励北京市优质企业在乌兰察布市建立农牧业产业园区,打造标准化种养殖基地,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北京市企业的资金、管理、技术、市场优势与乌兰察布市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促进两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2020年,乌兰察布市紧紧抓住京蒙帮扶协作和区域合作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引进北京宏福集团,与北京市大兴区共同投资建设乌兰察布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以智能温室设施农业为核心,集“智能设施农业、智慧康养养老、智创文旅融合”产业培育发展于一体,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生鲜果蔬近4万吨,将成为北京蔬菜供给保障重要基地之一。
未来将在乌兰察布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上投资智慧农庄项目,打造集现代农业、养老、旅游、孵化、培训、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小镇。
随着京蒙协作深入开展,马铃薯加工企业薯都凯达、肉羊加工企业东来顺、生猪养殖企业大北农、净菜加工企业康安利丰等一批北京市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纷纷在乌兰察布市投资建厂,为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人欣喜的是,京蒙两地创新协作机制,富民增收效应愈加显现。
为促进冷凉蔬菜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京蒙两地充分发挥乌兰察布市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北京市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生产技术,有效提升了乌兰察布市产业发展水平,拓宽了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在卓资县与北京六必居的合作中,卓资县利用京蒙资金960万元建设酱菜加工厂,采用六必居的腌制配方和腌制工艺,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有效助力当地拔掉“穷根”走上“富路”。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抢抓“北京市推进扶贫协作地区特色产品进京销售”政策机遇,按照“主力市场支撑、社会力量协同、多元渠道帮销、形成品牌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实施特色农畜产品品牌战略,拓展产品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主导产业,是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首位,是“中国马铃薯之都”。2020年,乌兰察布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乌兰察布马铃薯还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除此之外,“察右中旗红胡萝卜”、“四子王旗杜蒙羊肉”、“卓资山熏鸡”、“水漩绿韵”蔬菜、“老马清真”肉食品等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和自治区认证,受到了北京乃至全国消费者的认可,绿色、有机、安全已经成为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
在乌兰察布市绿色农畜产品推介会暨第十届马铃薯展洽会签约仪式上,乌兰察布市和北京市两地企业签订农畜产品供销合作协议13份,签约金额1.6亿元。再一次印证了北京企业和北京市民对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的认可和喜爱。
京蒙协作模式发挥效用,实现了乌兰察布市农特产品生产销售与北京市场的高效精准对接,乌兰察布市也成为服务首都名副其实的绿色农畜产品供应生产基地。
在下一步发展中,乌兰察布市将进一步完善特色农畜产品产业链,发展壮大“麦菜薯、牛羊乳”六大优势产业,全面打响“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实施“净菜进京行动”,持续巩固各类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加快恒温冷藏、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蔬菜产业精深加工,让乌兰察布市的绿色食材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