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5万亩“盐碱白”变身“生态绿”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5万亩“盐碱白”变身“生态绿”

发布时间:2021/08/05 商业 浏览次数:87

王成林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荣义村的村民,这几天,他每天都要到自家的玉米地查看农作物的出苗情况,看着齐膝高的玉米长势喜人,王成林打心眼里高兴。王成林介绍说,过去自家有一部分地不长庄稼,自从改良后能种葵花了。

 

五原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30万耕地中,不同程度的盐碱化耕地达123.1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53.4%,严重制约着当地现代农牧业的发展。从2018年开始,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良项目园区破土动工,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利用“五位一体、暗管排盐”等多项盐碱地改良技术,使农田利用率有效提高。如今,项目区新增可耕地面积4500亩,亩均增收300元至500元。

土地整治好了,也吸引了农业企业、合作社入驻。荣义村五组的村民将改造后的近3000亩耕地全部流转了企业,再以每天150元的价格为企业点种葵花,增加收入。

村民李后生去年和青青草原合作养羊,上半年公司已经回收100只小羊羔,每只800元。不算冬羔,当年收入6万元。

“我们不但能拿到土地流转费,‘放母收羔’养羊能挣钱,有空打工挣钱,和过去比真是天上地下!”今年50多岁的李后生深有感触地说。

此外,项目区内3个村集体来自光伏产业增收15万元,光伏扶贫60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分布式光伏电站已整村推进投入使用,取暖煤改电项目正在试点示范筹备建设中。

三年攻坚,昔日的盐碱白变成了生态绿,盐碱荒滩变成一幅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沟相通,红花葵花相映成趣、稻麦鱼虾和谐共生的田园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