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达拉特旗:守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初一公里”
开心麻花即兴喜剧专场空降青城,连续三天爆笑大观园

2023年5月26日-5月28日,开心麻花即兴喜剧团队受邀...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达拉特旗:守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初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12/17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着力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夯实监管责任,强化指导服务,全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

达拉特旗按照“分级负责、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原则,构建起“政府负总责、旗镇有机构、监管到村组、主体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旗级作为一级网格,建立了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苏木镇作为二级网格,全部成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设立苏木镇专(兼)职监管人员;嘎查村级作为三级网格,建立协管员队伍,全旗132个嘎查村有协管员208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格局。

同时,达拉特旗强化制度、资金和政策保障,保障网格化管理高效运行。达拉特旗制定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日常巡查工作规范》,规定巡查任务和频次,给予村级协管员每人每年2000元补贴经费,同时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员、协管员激励机制,在待遇保障、绩效奖励、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保障协管员队伍稳定。

推进网格化管理有效运行

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达拉特旗充分利用监管网格,主动为生产者提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协管员对辖区内的生产主体名录进行摸排更新,向辖区内生产主体发放禁限用农兽药名录清单、安全用药、责任告知书等,强化生产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同时向生产主体普及农兽药残留知识,并为有需求的生产者提供产品上市前的检测服务,指导其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2022年以来,达拉特旗累计推动34个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比例达73%。

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达拉特旗大力推行“12233”监管模式,即旗镇分级建立一张监管网格图,全面建立农畜产品生产主体台账、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台账,通过实施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运用生产记录表、检查记录表、执法检查表,常态化开展农残快检、例行风险监测和执法监督抽检,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范化管理。村级协管员、苏木镇监管员充分发挥前哨作用,及时发现并解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同时,达拉特旗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动协管员通过“农安内蒙古”APP开展监管,有效提升网格化管理的智慧化水平。2022年以来,达拉特旗各苏木镇组织协管员通过大数据平台开展巡查检查206次,开展速测筛查2800批次。

促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推行高效、严密、精准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达拉特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农牧民和农畜产品消费者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达90%,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打下坚实基础。全旗共培育认证绿色食品19个、有机农产品3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25家农牧业生产主体被列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试点单位,为打造优质农畜产品品牌奠定良好基础。依托优质的农畜产品生产环境、严格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达拉特旗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与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以“保善堂”蔬菜、“达拉滩”大米、“大树湾”黄河鱼等为核心的“黄河几字湾”区域公用品牌,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达拉特旗将以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牢牢守住农畜产品“最初一公里”的质量安全底线,助力乡村振兴和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