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牧业旅游产业齐头并进开辟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2/01/06 乡村振兴 浏览次数:139
自2010年起,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实施“土地退耕,恢复植被,培育草产业”政策,将原有4.1万亩土地全部退耕还草,推广季节轮牧并逐步实现舍饲禁牧。2018年,苏木全面落实全年全域禁牧政策,提高退耕还草及草畜平衡补贴至每亩9.975元,累计发放禁牧补助款、草畜平衡补贴款5706.8万元。2021年,苏木动员牧户出栏牛羊7.1万头只,为牧民群众办理“兴牛贷”,累计授信3309.2万元、用信2459.02万元,购买基础母牛1059头,为牧民群众争取扶持资金4446.8万元,建设棚圈4.3348万平、储草棚446处。
通过近些年的实践,乌兰布统苏木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如今,牧业旅游两大产业齐头并进,出现了产业兴、牧民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喜人景象。
党建筑基领路
近年来,乌兰布统苏木党委着力提升“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的创新力、服务力和向心力,俯下身子,放下面子,做群众的贴心人。为牧民群众建成养殖小区、家庭牧场,建设舍饲棚圈、储草棚等项目工程;强力推进各项畜牧业补助、金融扶持项目到位到户;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6个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1万元,部分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打造线上微信小程序,设立线下旅游协会,通过“党建+网络+旅游”的形式,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政策实实在在转化为群众增收、苏木经济增长的实效。
生态奠基铺路
绿色发展是长久之计,产业兴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苏木党委厉行全年全域舍饲禁牧政策,完善舍饲棚圈、储草棚等基础设施,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2021年,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稳步完成规模化林场建设、农牧交错地带草原植被恢复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封山育林工程,累计造林15.54万亩,围封已垦草原12.8万亩。组织两级河湖长每月对苏木8条河流、4个湖泊开展巡护,协调景区设置生态保护提示牌100个;联合克什克腾旗文旅公司规划设计草原深度游路线2条,设置道路卡口16处,投资58万元完成道路围封127公里,发放《严禁机动车辆碾压破坏草原的通告》3000余份;积极争取财政项目资金4446.8万元,年内完成150公里草牧场围封,44348平米棚圈补贴发放;建设储草棚446处,每处200平方米,可储干草20万斤。
产业融合闯路
乌兰布统苏木将调优畜群品种、精养细养作为现代化畜牧业新发展方向,在稳定肉牛肉羊出栏的基础上,长期探索形成了棚圈、储草棚、青储窖、饲草加工机械、温水槽、垫草等基础设施完备的“六位一体”的饲养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漫天散养模式,逐步形成了集家庭牧场、养殖小区、合作社于一体的畜牧业养殖产业带,成为“乌兰布统牧场”特色产业模式。2021年底,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3000头、32000只,高品质育肥牛、高品质肉羊畜牧业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8%,动员牧户出栏牛羊7.1万头只;打造规模化养殖示范点2处,申报家庭牧场31家;推进“兴牛贷”项目累计为牧民群众授信3309.2万元、用信2459.02万元,购买基础母牛1059头。
乌兰布统苏木立足自身旅游资源优势,以党建为引领带动旅游产业、服务、经营各环节联合,成立集体企业建设跑马场,逐步规范旅游秩序,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引导各农家乐规范经营。以集体跑马场为依托,集中打造了一条集餐饮、住宿、牵乘服务、影视协拍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强村富民产业链。现从事旅游牵乘的服务人员226人,牵乘马193匹、赶马车32辆,为嘎查农牧民创造就业岗位256个,带动农牧民年旅游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同时,带动嘎查牧民群众转型经营农家乐80余家,增加旅游从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农牧民年旅游人均收入超过14000元。
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积极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以“绿”为发展底色,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天时”、乌兰布统草原资源及区位的“地利”、稳定发展环境的“人和”,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实现畜牧业、旅游业融合发展,释放发展动能,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