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走进档案馆,翻开巴彦淖尔“城市记忆”
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支部送清凉 战酷暑

  七月气温节节攀升,全市最高气温在38度...

K体育世预赛亚洲区,伊朗乌兹别克“老大”之争谁能拿下

K体育关注全球赛事,为球迷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弘扬北疆文化赓续历史文脉,体验国家级非遗鸿茅药酒

“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历史文脉”----乌兰察布市2024年...

轻喜到家再添五城!家政服务领军企业持续扩张

深圳轻喜到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喜到家”)...

平凡亦有光、奋斗谱华章——致敬人保寿险内蒙古分公司最美劳动者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怀揣着对工作的热爱...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走进档案馆,翻开巴彦淖尔“城市记忆”

发布时间:2022/06/20 新闻 浏览次数:235

提到档案馆,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甚至认为“这里是查资料、做学术研究”的地方,和个人关系不大。事实是什么样的呢?近日,记者走进巴彦淖尔市档案馆,为你揭开这个“超级资料库”的神秘面纱。

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有效破解查档难题

档案离我们很近,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一大早,巴彦淖尔市档案馆迎来了第一位办事的市民。市民郏女士来查询多年前的职称评审材料,解决职称评审中的身份认证问题。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海量的档案数据中寻找线索,用了近半个小时,最终查阅到郏女士需要的材料。郏女士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这份材料,我就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

像郏女士这样在市档案馆帮助下解决涉及切身利益问题的市民还有很多。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负责人介绍,单位和普通市民,如果要查询开放档案,可以持证明、个人的有效证件到档案馆查询。查询档案涉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委托他人代为查询的,应当持有经公证的委托书。现在馆藏档案涉及民生的有,婚姻档案、破产企业个人档案等。

据统计,去年市档案馆共接待查档群众3200余人次,查阅利用档案4300余卷/件次,复印档案77500余页。

市民朱先生和妻子在办理按揭、落实产权时遇到了难题。由于结婚证已丢失多年,没有及时去补办,现在去补办结婚证,登记机关要求他们提供原始婚姻证明。几经周折,他们来到市档案馆查找。问明他们在原临河市八一乡登记中心登记结婚的情况后,工作人员很快在乡镇婚姻档案中找到了二人的婚姻登记材料,并为二人出具了证明。“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可帮我们大忙了。”成功拿到证明的朱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市档案馆不断加强服务窗口建设,积极主动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档案资源接收进馆,优先为窗口更新、配置服务设施、设备,优化档案服务流程,简化档案查阅手续,开通了“一网通办”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档案服务窗口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快档案数字化高效便民强服务

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市档案馆库房。库房内档案密集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档案资料,无酸纸档案盒背脊上标了卷宗号,写明了归档年度、保管期限等。小到一份份文件,大到一套套丛书,这里都有收藏,记录着巴彦淖尔的历史脉络,连接着巴彦淖尔的过去与未来。

除了档案,这里还有私人捐赠的照片。2020年,市摄影协会名誉会长张念祖向市档案馆捐赠了7416张珍贵照片底片档案,这些照片记录了近50年来巴彦淖尔生产建设、城区风貌、生活风采、文体教育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巴彦淖尔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档案史料。

据了解,1959年成立初期,该馆仅有馆藏档案16713卷,资料8715册。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有馆藏档案116865卷、525310件,图书资料22364册/张,照片档案12万余张。

信息机房是市档案馆科技含量最高的房间,这里的档案信息系统24小时保持运行状态,同时有空调、防雷电设备、智能电路检测设备等。如今,便民查询高效快捷,就是得益于数字化档案的运用。

信息科负责人指着窗前的机柜说:“这是机房里的大数据库,简单来说,就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形成一个档案信息库。”

近年来,巴彦淖尔持续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进程,积极开展移交进馆档案数字化指导工作,深入推进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截至目前,市档案馆完成档案目录200余万条,档案原文1000余万页,总数据约12T,电子数据年增长量约为1.5T。目前,馆藏永久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以上。2019年开始,市档案馆实现接收入馆档案纸质档案与数字化副本双轨制移交。

打开“历史记忆”讲好“巴彦淖尔故事”

档案不只是历史的印迹,更是历史的传承。

近年来,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征集和编研开发工作,多方面、多渠道进行档案的征集工作,下大力气开展档案编研。市档案馆除接收文书档案等纸质档案外,还注重对照片、录音、录像、光盘、实物等不同形式载体档案的收集,向社会发布征集通知。馆藏资源也拓展到重大活动、企业破产转制、名人名优名品及婚姻、兵团、知青等多个领域。其中接收临河区婚姻档案达17万余件,征集照片档案10万余张,征集红色档案400余件。

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育人作用,近年来,市档案馆还开展了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对破损档案进行修复,挖掘、利用馆藏资源,配合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配合制作了《档案见证巴彦淖尔70年变迁》专题宣传片,与党史办合作编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巴彦淖尔历史(1926—1949)》《内蒙古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巴彦淖尔卷)》等党史书籍,联合制作了《垦区暴动》《五原大捷》等纪实片,为巴彦淖尔市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在全市产生了广泛影响。完成国家档案局项目《巴彦淖尔市档案馆藏抗战赈济档案汇编》1—2卷(中华书局出版),《巴彦淖尔市馆藏民国时期河套水利档案选编卷》1—8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极大解决了民国时期抗战、水利研究史料匮乏问题,实现了巴彦淖尔档案编研工作零的突破。

站在新的起点,市档案馆将着力推进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记录巴彦淖尔发展的“记忆宝库”、弘扬“巴彦淖尔之光”的重要窗口、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基地,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加油站”、展示一方水土的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