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石拐区:大项目带动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2/04/27 新闻 浏览次数:342
“五彩斑斓,石拐区的变化太大了!”近年来到过包头市石拐区的人们总这样评价。
大项目带动大变化,小城区也有大作为。如今的石拐区,城市面貌随着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的落地、推进,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拐人从内到外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绿色产业带来“生态绿”
“我选择在喜桂图新区买房,就是看中了这是个养生宝地。”46岁的楚天伟户口不在石拐区,但最近刚买了喜桂图新区的房子,“小区属于石拐区今年重点培育的康养项目之一,里面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将来也适合我养老。”
像这样的康养项目,这些年在石拐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大的福祉。石拐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创新发展路径,一系列大项目、好项目,让“生态绿”正成为石拐区最养眼的基础底色。
安居工程带来“宜居橙”
“以前,我们祖孙三代挤住在一间60平方米的平房里……”说起居住变化,石拐区大发街道居民郭志平有许多切身感受。“后来,平房置换了楼房和一处商铺,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近年来,石拐区相继实施棚户区改造保障住房、沉陷区治理保障住房、城乡统筹一体化保障住房、“互助幸福大院”等安居工程,让6万余名居民走出大山,实现石拐区居民户均一套新房的“安居梦”。
与此同时,石拐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提高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吉忽伦图苏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地区,缸房地、爬榆树等嘎查村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如今来到石拐区,以橙色为主色调的民居建筑楼群,给人温暖而踏实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舒适和惬意。
智慧发展带来“科技蓝”
近日,石拐区引进了哈啰小镇项目,“哈啰小镇项目在解决百姓便捷出行的同时,还将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赋能智慧交通、智慧生活建设,推动石拐区交通体系完善,促进绿色出行产业发展。”石拐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刘鑫说。
据了解,石拐区哈啰小镇项目将通过电子围栏、蓝牙道钉、大数据实时监控系统等多种智能产品的运用,推动地区建设成为智慧出行、汽车销售和消费金融的产业链发展的“样板城市”。
近年来,石拐区依托已建成的包头大数据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建设“中国草原数据谷”。包头大数据产业园内,几十家国内顶级数字企业入驻,大数据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渗透到了石拐区教育、农业、养老、网络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发展中,给石拐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
大数据的发展也带动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石拐区,这些项目都为石拐的天空画上了一抹鲜亮的“蓝”色。
全域旅游带来“浪漫红”
节假日旅游去哪里?在包头市民及周边游客心目中,石拐区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一步一景、景景相连。
五当召,古朴宁静、风景秀丽。花舞人间,城市绿肺、儿童乐园。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戎王羊绒文化产业园,能动手实践、能触摸“星辰”。包头古城,传统手工坊、民俗美食街让人流连忘返。赵北古长城,我国现今保留最完整、最古老的长城遗址。青山村,培育形成绘画摄影、艺术涂鸦、红色文化等不同主题的观光旅游区,是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五当驿站,乡村特色种养殖业的田园综合体。喇嘛河,95.2万平方米绿地、3.47万平方米水景,是完美的生态景观带……
2022年,石拐区将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造中西部独具特色的知名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地区转型发展的软实力,依托“全区域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景观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促进旅游与文化、通航、智慧城市、现代农牧业等产业融合互动,万紫千红的旅游业,正在这里花开遍地。
当前,石拐区正以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的工作状态,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开花结果,扎实推进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行区实现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