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通辽开展根治欠薪“一对一”精准包联送温暖、“面对面”答疑解惑送政策、“心贴心”保障权益送服务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通辽开展根治欠薪“一对一”精准包联送温暖、“面对面”答疑解惑送政策、“心贴心”保障权益送服务

发布时间:2021/11/02 新闻 浏览次数:79

“你看这幅漫画,老板欠工资,工人拿着劳动合同去找劳动监察部门,通过法律给自己维权。咱们也一样,你干活之前千万记着先把合同签了,咱手里有证据,谁敢欠你钱?今天送过来的这些法律法规就相当于‘护身符’,有了这个,可以确保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额尔敦巴根正拿着《农民工工资维权口袋书》,在建筑工地给大家“以案说法”。

10月26日,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走进建筑工地开展根治欠薪“三送服务”。

“三送服务”主要指对在建工程项目开展“一对一”精准包联送温暖、“面对面”答疑解惑送政策、“心贴心”保障权益送服务。服务对象是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国企投资工程项目、社会投资工程项目,重点是有欠薪记录的在建工程项目。开展“三送服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活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提高其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自觉性,有效预防和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发生。

“我们不仅要把这些好政策送到农民工手里,还要帮助大家伙真正看明白、听明白。”劳动监察工作人员说。

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冯晓东介绍,“一对一”精准包联送温暖是通过网格化管理体系,对辖区内的在建工程项目建立“一对一”包联关系,送去《致在建项目的一封信》和《维权信息指引》,其中包括服务事项、联系电话,并在公告栏进行公示。“面对面”答疑解惑送政策是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册和责任告知书等形式,现场开展条例的政策解读。“心贴心”保障权益送服务是掌握在建工程项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通辽市嘉和瑞祥府建筑工地,水暖工孙志军不仅收到了劳动监察人员发到手里的农民工维权宣传册,还收到了劳动监察人员通过手机发过来的维权方法小视频。

“弟兄们出来干活,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干完活了拿不到工钱。这些维权知识对我们真挺有用,咱干活前先把合同签了,每天出工收工别忘了打卡,这些都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证据。”孙志军一边看手机一边和身边的工友说。

通辽市为预防和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企业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农民工理性维权意识,通过宣传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深入压实执法责任,加强源头治理,加大行政处理处罚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达到根治欠薪的目的。

截至10月末,通辽市劳动监察部门协调解决劳动者诉求126起,涉及人数2144人,解决工资金额3415万元。梳理答复各类信访件143件,接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诉求252条。对所辖范围内104个在建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实名制管理情况开展实地执法检查,对市本级12家劳务派遣公司、9家存续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