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乡水稻诠释“绿色有机新定义”
乌海市海金送变电公司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

西子湖畔第十四届那达慕尽显文化魅力

五月的杭州,翠色盈盈、风光如画。受疫情影响,西...

乌海供电公司负荷管理服务中心:落实一岗双责

  作为一名党员、支部书记,我时刻牢记用...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集团公司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学习心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近期,我...

暖心回归,优化升级!“内蒙古惠蒙保”正式发布!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内蒙古惠...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内蒙古易中易农业”董事长张玉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推进数字化农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包头稀土高新区:优质重大项目为经济蓄能

眼下虽已入冬,但在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

“数”说巴彦淖尔: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八百里河套广袤的田野上,只见风吹麦浪,却不见农...

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乡水稻诠释“绿色有机新定义”

发布时间:2021/09/29 创新 浏览次数:40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在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乡,田园风光美如画卷,大片的稻谷飘香。从高空俯瞰,完全成熟的稻穗迎风摇曳,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涌动着一波波稻浪,稻农们早已“跃跃欲试”,准备收割今年的“希望”。

奈曼旗苇莲苏乡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所产大米晶莹剔透、软筋香甜、适口性强。近几年,苇莲苏乡按照“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原则,结合地貌特点和土壤、耕作等条件,因地制宜优化水稻品种,以绿色有机种植及种养殖结合等多元发展诠释“绿色有机新定义”。

苇莲苏乡西奈曼营子村地域偏远,民风淳朴。在该村近千亩水稻田中,有一片120亩的水稻田是村“两委”班子特别关注的“宝地”,它出产的是得到最权威认证的绿色水稻,加工出的绿色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清白,市场供不应求。

“今年这块田亩产稻谷应在900斤以上,没有瞎籽儿,颗颗饱满!”看着河岸边即将成熟的40亩稻田,稻农周双乐得合不拢嘴。57岁的周双有着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他总结,河水浇灌的水稻相比井水浇灌的水稻要节约很大成本,自然的活水水质对土壤保护和水稻增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草甸子上茂盛的植被剥落,经历寒冷的气候条件后腐蚀,形成了腐殖质含量高的营养成分,产出大米的口感也略胜一筹。

俗话说:好土好水出好米。苇莲苏乡位于老哈河南岸,是奈曼旗优质稻米主产区,米香蟹肥,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适宜的气候、独特的地貌让苇莲苏大米蜚声旗内外。

成就苇莲苏绿色大米有机、天然与美味的,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外,还有苇莲苏独创的“生态有机,立体种养”产业化模式。

沿着282公路一路向北,就到了东奈曼营子村的绿色水稻种植基地。

近两年,东奈曼营子村经过改善水稻品种,采取“稻、蟹、鱼”立体生态链种植模式,在种植过程中实现施有机肥、生物灭虫、人工拔草等,确保了水稻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使稻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恢复。如今,稻田里螃蟹自然生长,青蛙也回来了,黑嘴鸥停落在稻田小憩,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蟹田水稻亩均可产稻米500斤,按平均市场价每斤5元计算,除去每亩生产成本850元,亩均效益达1650元,较普通水稻亩均增收650元。同时,每亩稻田产河蟹60斤,按现在的市场价每斤25元计算,亩均收益能达到1500元。”东奈曼营子村党支部书记郭会志说。他认为,稻田养蟹不仅实现了一地两用,还实现了一季双收。下一步,他将打造蟹田稻品牌,养殖河蟹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收入。

从“无公害”到“绿色有机”,从“单一传统种植”到“立体生态链”,如今的苇莲苏乡已注册商标5个,绿色认证达1万亩,有机认证300亩,“苇莲苏大米”为区域性绿色有机大米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