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坚持全产业链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29 产业 浏览次数:105
一片片太阳能板整齐排列、一组组风机高耸林立……近年来,巴彦淖尔向“光”而行,乘“风”远航,立足“风光无限”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全产业链推进,不断书写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全产业链建设清洁能源基地
4月16日,大唐黄河流域磴口县10万千瓦光伏+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创新示范项目,国家电投集团磴口县1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国家电投集团、易事特集团磴口县1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晶科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国龙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磴口县10万千瓦光储+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项目集中开工。这些项目建成运行后,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据了解,这些项目坚持生态治沙、科技治沙、节水治沙、产业治沙理念,通过板上发电与板下种植林、草、药相结合的立体产业发展方式,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有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共赢和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目标。
6月16日,计划总投资13.6亿元的乌拉特后旗京能200兆瓦风电项目在获各琦苏木开工。该项目装机容量为200兆瓦,安装40台单机容量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每台风力发电机组配置1台35千伏箱式变电站,计划2022年12月底建成并网。
如今,无论走进乌拉特草原,还是乌兰布和沙漠,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巴彦淖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巴彦淖尔市处处“好风光”。据了解,目前巴彦淖尔风能总储量约为1亿千瓦,可开发风电规模在7000万千瓦左右,富集地区年平均风速达每秒8米以上,是国内风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太阳能年总辐射约每平方米1637~1685千瓦时,年日照时数3131~3360小时,太阳能资源量居全国前列。
依托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近年来,巴彦淖尔抢抓国家能源战略转型机遇,集中精力做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引进了国家能源、国电、华电、中电投、中广核等60多家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截至2021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761.7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533.5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70%,新能源装机占比居自治区第一位,远高于自治区约34%的水平。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巴彦淖尔将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抢抓国家建设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机遇,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光热等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统筹推进实施风光清洁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努力建成千万千瓦级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举措,巴彦淖尔已按下了新能源项目建设“快进键”,启动“追风逐日”新模式。
2022年,巴彦淖尔聚焦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安排“风场”“光场”和“工厂”;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业,一体化推进新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上海庙特高压配套160万千瓦风电、110万千瓦竞争性配置集中式风电和光伏项目,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加快推进磴口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风机整机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热装备制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推动现有风电和光伏企业延链补链、落实企业投资承诺,支持落地开工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参与新能源开发。
加快电网建设为新能源消纳疏通“血管”
2021年最后一天,巴彦淖尔市天风新能源10兆瓦风电清洁能源项目成功并网。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投产风力发电厂31座,装机容量384.95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大规模增长的同时,也考验着电网规划建设与并网服务水平。2021年,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4亿元,在进一步打通电网“主干道”,畅通城市、农村配网“毛细血管”的基础上,架起了新能源输送“高速路”,确保新能源项目“并得上、送得出、落得下”。
走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联星光伏新村,道路两侧的一根根电杆和屋舍瓦砾上整齐排列的一块块光伏发电板让人眼前一亮。该村光伏年发电量达5400万度。新能源转网电工程的实施,将这个融农田水利、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光伏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带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新能源既实现了电量增长,又减少了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近年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助力光伏产业发展,不断简化申请手续,加速并网时效,加强与光伏企业常态联络,义务上门协助设备安全检查,助力提升光伏电站运行可靠率。截至2021年底,巴彦淖尔已建成投用46座光伏电站、823户分布式光伏,有力推动了绿色环保和乡村振兴“双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