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食 > 小作坊“入园”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乌海地区配电网成功实现首次不同变电站纯遥控合环转带工作

  9月23日1时30分,“青山站10千伏四条线路...

文明单位展风采:农发行准旗支行开展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

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农发行准旗支行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为加强全行干部员工安全意识、自救意识,提高处理突...

莫旗:“菇娘”节里话助农,“甜蜜”催开致富路

8月16日,由中共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委员会、莫...

茉酸奶出席中国草原酸奶大会,助力内蒙古奶业发展

2023年8月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端饮品品牌茉酸...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不断夯实政治理论之基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

“内蒙古晒能生物”创始人孟克:科学管理,品质生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

学习“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听到总书记说‘伟大成就就是党和人民一...

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 比上年增长4.2%

1月1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2022年内蒙古...

通辽市科尔沁区:为创业梦想“贷”来新希望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通辽市科尔沁区...

小作坊“入园”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时间:2022/09/14 美食 浏览次数:123

下午五点,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缓缓停在了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陵公园门前,“张氏发馍”老板张克勤刚打开车门,等候多时的顾客便围了上来。

“老板,给我来三个胡麻卷。”“小张,今天有红豆包子吗?”“张叔,您这新买的面包车不错啊!”张克勤一边麻利地给顾客们装馍,一边回答着大家的问题:“三轮车要充电,总耽误事,换了面包车就方便多了。”张克勤看着自己的新车,眼里满是笑意。

面质松软、味道纯正、干净卫生、用料实在的“张氏发馍”是许多巴彦浩特镇居民早餐的首选,顾客每天下午都会在王陵公园门口排起长队争相购买。今年是张克勤和妻子卖传统手工发面馍的第七个年头,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供不应求,从家庭手工小作坊到入驻现代化食品加工园,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作为首批入驻阿拉善左旗博隆食品加工园的商户,张克勤夫妇生产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便是食品加工园发展的缩影。走进位于巴彦浩特镇博隆时代广场的食品加工园,只见一排排操作间由玻璃隔开,每家商户的操作间都是园区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标准厂房,分区规划,生产环境安全整洁。进入加工园监控室,透过大屏幕,各类食品制作、包装等加工流程一览无余;工作人员和食品从业者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2017年,为促进食品加工行业改造升级,解决阿拉善左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设备简陋、设施功能分区不合理、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阿拉善左旗规划建设了博隆食品加工园,并出台3年补贴全额房屋租金和50%采暖费的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小作坊入园,促使他们改善生产经营环境,实现集约化管理、集中化生产和统一规范监管。

食品加工园使用面积为18000平方米,分为检测监控中心、交易储运中心、商务展示中心三个中心和面食加工区、豆制品加工区、熟食加工区、综合食品加工区四个功能区。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派专人入驻园区参与食品加工园日常监管,对入驻小作坊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检验、统一配送、统一回收“六统一”管理,通过实施远程监控,第一时间掌握园区内生产、安全情况;利用食品快检设备,对每日上市的每一批次产品实行免费检测,保证园区生产的食品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

 

过去散、小、乱、差的小作坊,已变成让居民放心的“大厨房”。目前,园区共有食品小作坊80家,从业人员240余人,年销售额达4000万元。主要检验检测实现三年全覆盖,合格率达95%以上,上市食品安全可靠,实现了消费者“零投诉”。

“现在,我们操作比以前更规范、更卫生,消费者也吃得更放心、更安心。”望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张克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