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寻羊”成为消费新时尚 “锡林郭勒羊肉”腾“云”高飞
发布时间:2021/11/16 商业 浏览次数:232
位于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东街的某牛羊肉店内,顾客苗枫拿出手机扫了扫羊肉包装上的二维码,这份羊肉产品的“来源”信息立马显示在手机屏幕上,从羊的养殖、屠宰到加工每个环节均有详细记载。
“是正宗锡林郭勒羊肉!来自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乌力吉毕力格图嘎查布日古德家的牧场,编号、防疫、品种等信息可真全,买个肉都能看到羊‘活着’的样子,这让我们消费者非常放心。”苗枫对这种“扫码寻羊”模式赞不绝口。
顺“码”摸“羊”,记者联系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牧民布日古德。他告诉记者,他家的羔羊一出生就被打上耳标,品种、出生日期、体重、防疫等信息均按步骤录入其中。最令布日古德高兴的是,打了耳标的羊收购均价比普通羊平均高出100元。“今年我家出栏600多只羊,多挣了6万多元。”布日古德说道。
今年,布日古德和某公司签订了追溯养殖协议,他家的羊由该企业收购、加工,最终通过其直营店及所属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那么,从养殖端到加工端,如何进行“二维码”衔接?该公司董事长助理表示,羔羊从戴上耳标的那一刻,养殖全程被纳入监管,企业收购后利用终端系统对肉羊屠宰、分割、包装、入库等各环节信息进行二次整合录入。每个产品单品均统一包装并贴有追溯二维码、涂层防伪验证码标签,保障肉源全程安全可追溯。
肉羊产业是锡林郭勒盟传统产业,也是优势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锡林郭勒盟存栏优质羊1100万只,每年向国内外生产加工15万吨优质鲜羊肉。为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准确把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持续打造“锡林郭勒羊肉”品牌,以品牌引领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促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锡林郭勒羊肉”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百强公共品牌和中国区域农业产业最具有影响力品牌(畜牧类);锡林郭勒盟被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认定为锡林郭勒草原肉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同时,锡林郭勒盟还被中国肉类协会命名为“中国生态羊都”……
如何发挥好品牌引领作用?锡林郭勒盟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动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促进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继2020年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后,2021年,锡林郭勒盟组织锡林郭勒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羊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额尔敦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授权企业,实施草原追溯羊工程,为17万只羔羊佩戴了追溯耳标,并严格界定以佩戴耳标的草原追溯羊为生产加工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的唯一羊源,实现全产业链品质追溯、全流程质量监控。
截至目前,3家授权企业已累计屠宰加工锡林郭勒草原追溯羊12.3万只,生产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产品1443.3吨,正在通过企业直营专卖店、自营餐饮连锁店、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往全国各地,销售状况良好。
草原追溯羊工程的启动实施,进一步深化了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据测算,产品上市以后要实现10%至15%的溢价,品牌溢价效益最终将惠及牧民。”锡林郭勒盟品牌建设促进中心品牌建设科科长宝音德力格尔说,“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加强监督检查、产品抽样检验,以及探索应用基因检测等现代化手段,进一步增强对产品的品质管控,为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运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