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群众依托硬果番茄产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发布时间:2021/09/18 商业 浏览次数:334
仲秋时节,赤峰市喀喇沁旗一派翠绿,到处树木葱茏、生机盎然。平坦的S206线犹如一条有力的臂膀,穿境而过。公路两侧,密密排列的硬果番茄种植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耀眼夺目。公路上、小路边,田间地头、交易市场,车辆穿梭,人流如织,宛如一幅多彩的丰收图。
在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喇嘛地村硬果番茄种植基地内,种植户谢永国正忙着采摘硬果番茄。大棚内,一串串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与嫩绿的枝叶互相映衬,显得生机勃勃。
今年34岁的谢永国是喇嘛地村硬果番茄种植大户,经过一夏天的辛苦劳作,谢永国的34亩冷棚硬果番茄丰收在望。“现在的硬果番茄亩产能达到1.5万斤左右,按现在的市场价,每亩能收入2万余元,总收入能达到60万元。”谢永国说。
与谢永国一样尝到硬果番茄种植甜头的还有同村的张利。作为2015年喀喇沁旗首届番茄节评选出的“番茄王”,几年来,依靠种植硬果番茄,张利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张利不仅是村里的硬果番茄种植大户,还成了村里有名的番茄经纪人。“因为家里活比较多,今年种的硬果番茄比往年少。按每亩收入2万元计算,8亩地冷棚硬果番茄能收入16万元左右。”张利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喇嘛地村是王爷府镇打造硬果番茄产业品牌、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镇累计种植冷棚硬果番茄3万亩,集中建设喇嘛地村、下瓦房村等千亩以上硬果番茄种植园10个,覆盖全镇23个行政村,种植户4750户,建设硬果番茄交易市场5个、交易点228个、保鲜库2.2万平方米。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该镇以发展育苗和新品种推广、技术信息服务、冷链物流配送、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为重点,先后引进内蒙古地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田仑之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公司,探索推行新技术,努力提升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全镇硬果番茄育苗能力已达300万株,累计试验示范硬果番茄新品种近千个。全镇年产优质番茄3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近12亿元,亩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2015至2020年连续五年举办“内蒙古·喀喇沁番茄节”。2016年,王爷府镇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番茄之乡”。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随着硬果番茄产业发展,该镇充分发挥硬果番茄产业的带动能力,为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开拓增收路径。
走进王爷府镇富裕地村8组硬果番茄交易大棚,十几名妇女围坐在成堆的硬果番茄旁,正进行包装作业。从捡柿子到包装、再装进箱里,整个动作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我们农闲时到这里包柿子,装一个小箱是1.5元,大箱是2.2元。包装速度快的,一个人每天能装100多箱,可以收入200多块钱。这样算下来,一个月仅凭包柿子这个活,就能有4000多块钱收入。”村民赵志华笑着说。
据王爷府镇党委书记耿利军介绍,每到硬果番茄交易旺季,王爷府镇通过摘柿子、包柿子、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途径,带动5000余人就业,实现社会效益4亿元。
“2017年以来,我们镇通过‘菜单式’产业扶贫,带动全镇452户贫困户、1217名贫困人口种植冷棚硬果番茄860亩,年增加纯收入860余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人均增收6000元,小柿子成了群众增收的大产业。”耿利军说。
乡村振兴的希望在产业振兴。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喀喇沁旗坚持把硬果番茄作为全旗优势主导产业全力推动,截至目前,全旗硬果番茄总种植面积已达6万亩,覆盖63个行政村,种植户达1.2万户,年产优质鲜果60万吨,销售总产值约30亿元,产品远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部分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喀喇沁番茄”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为了把硬果番茄真正打造成产业振兴的动力引擎和群众增收致富的“看家宝”,喀喇沁旗坚持强化政策引领和技术支撑,积极发挥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及自治区农技专家培训指导作用,努力推广“番茄熊蜂授粉”“番茄秸秆原位还田”“番茄抗连作种植”等核心技术,为硬果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同时还坚持培育和引领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促进硬果番茄下游产业发展,并通过保鲜库建设,为硬果番茄实现低温远距离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如今,乘着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硬果番茄产业已成为喀喇沁产业振兴的靓丽名片,在推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上一篇: 锡林郭勒草原“新萌宠”——羊驼